孟子的人性论对现代德育的借鉴与启示

2023-01-10 13:29:2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孟子的人性论对现代德育的借鉴与启示》,欢迎阅读!
孟子,人性论,德育,借鉴,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孟子的人性论对现代德育的借鉴与启示

作者:董雪莲

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25

所谓人性,是指人作为一类存在物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人性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争论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问题之一。关于人性论有各种不同的主张。本文就以先秦时代的性善论略谈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一、性善论与德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孟子认为,人性是指人的道德属性:仁义礼智,是人类所独有的。他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①性善论认为,人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人性的社会属性,人社会需要伦理道德。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经常会陷入两难的困境中,即利益最大化与社会责任、道德的选择。其实利益与道德是相互兼容的而非相互对立。二者良性互动与发挥会给人们带来无法估量的实际收获,如果只是单纯地注重利益而忽视责任与道德,那将会受到理性规律的惩罚。矿难、楼倒、桥塌等事故不断发生便体现了这种惩罚。因此,当代社会需要伦理道德,且需进一步加强。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皆可以为尧舜②;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我固有之,在孟子看来,这四端是天之所与的,是人生来所具有的善端,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德育,使人的善端得以发扬光大。

近几年来校园血案时有发生,校园伤害事件层出不穷。或许有些人曾遭受过某种不公平的遭遇,但在无辜的孩子身上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就是兽性大发,是非人的举止,给别人的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乔治·弗兰克尔曾说过人若缺少一种能够让他能够集中思想的导向,便会迷失在一片混沌的欲望、冲动、反射和本能中,这会让他陷入一种混乱和迷惑的状态,甚至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或者是出于无助的感觉,他受控于一种狂暴的情绪,对周围世界做出虐待狂般的破坏或是自我毁灭的反应。③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如何去摆脱人身上的兽性,只有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及人自身的主观努力。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积极努力的向善,便可扩充善端。

二、对德育目的的启示

孟子提出了具有高尚气节和崇高精神境界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孟子认为,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内在于每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这些精神财富的价值远远超过外在的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不否认,孟子的思想具有为当时的封建社会服务的一面,他所提倡的目标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中的伟大之处远远超过了其思想局限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此,要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志向。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今天,西方的经验和我国的近几年的事实也表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强烈追求物质方面的利益,会使人丧失伦理道德,甚至严重损害他人和国家的利益。例如,三鹿奶粉案件,疫苗案件,重庆涉黑案件,楼倒等等。还有一部分人,位居高官,却以权谋私,最后却落得锒铛入狱。所有这些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极大损害。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分层的道德教育,抛弃极端的个人主义和重利轻义的思想,促进内在修养的提高,既要有低层次的向善的生活目标,还要在此基础上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具备浩然正气,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三、对德育方式的启示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认为,人所具备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理倾向,不过是仁义礼智的起始点或可能性。要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要靠教育、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德育方式上,我们能得到一些启示,其一,关于课堂道德教育。他认为,人先天的善只是一种端倪,如果自暴自弃,就会丢失善;而扩充善端,首先要靠教育。他说: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⑤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加强理论教育,向学生系统全面的传授道德理论知识,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相应的”——精神状态。其二,集体教育。孟子也非常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他举例说明了环境的负面影响:富岁弟子多赖,凶岁弟子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⑥又例如,一个孩子,品行可能有些不端,经过老师教育,认识到错误,并且想改过自新。但他经过努力后却发现,大家还是以老眼光看他,所以他又故态重犯。可见班集体这样一个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对学生进行德育要充分发挥集体在德育中的积极作用,学生集体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量。道德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生如果长期生活在民主友好的环境中,将会习得关怀、体谅合作、共享等良好的品质。其间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以身作则,无时无刻、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道德影响。其三, 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改过迁善。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⑦即当自己的行为未引起对方相应的反应时就要反求诸己,并且乐取于人以为善。⑧要引导学生学会厚于责己自察自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反思不断促进自己思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2][5][6]孟子·告子上.

3]乔治·弗兰克尔,王雪梅 译.道德的基础——关于道德概念的起源和目的的研究.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10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7]孟子·离娄上. 8]孟子·公孙丑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a18659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