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应用文-台湾技术创新群落发展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欢迎阅读!
台湾技术创新群落发展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台湾,技术创新,产业群落,发展模式,大陆 台湾是一个资源非常贫乏的地区,却依赖 科技 仅用了40年就达到了 工业 化水平,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此过程美国用了150年,日本用了100年。虽然在21世纪初,有很多 研究 表明台湾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低速甚至负增长并开始衰落,台湾依靠廉价劳动力、低工资的优势不复存在,但其作为一个技术追随者;仍利用先进技术的模仿创新追赶工业国家,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祖国大陆其起步条件、政治制度、国际背景、经济条件、市场机制等虽然与台湾不同,但台湾作为一个后进地区通过赶超战略取得的成功对大陆地区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一)关于产业群落和集群 产业群落(industrial clusters),又称企业群落(en-terprise clusters)、集群(clusters)、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s)。“群落”一词最初见于波特(Michael.E.Porter)著作《国家竞争优势》(1990),6我国学者王缉慈最初翻译为“企业集群”、“集群”、“产业群”,后来台湾学者李明轩等《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翻译为“产业集群”。为顺应大部分研究者的 目前 习惯,王缉慈改称“产业集群”。我们认为,industrial clusters的正确翻译应是“产业群落”。相比“产业集群”,“产业群落”更能反映企业(或产业间)的有机 关系,以及由此种联系关系而派生的区域 、区域创新和竞争力等种种 问题 ,而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简单的“地理接近性”。 产业群落源于“集聚”(agglomeration)现象,最早 于城市经济 理论 ,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般认为,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6)是最早研究“产业群落”的。他第一次注意到外部经济,并以此解释了小企业的当地化合作,提出产业区是由三方面的原因形成:知识溢出;专门化市场集中优势;与当地市场联合的前后向联系。韦伯(Weber)最早提出集聚概念,并对集聚经济作了详细的阐述(1909)。他在《工业布局学》中提出集聚因素引起了由运费和劳动力决定的区位图形的“变形”,企业主要通过三种 方法 获得集聚经济效果:(1)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要素的集聚程度从而降低产品成本;(2)通过选择与其他工厂紧密相连,获得企业外部效益;(3)同一个工业部门中企业之间的协作。 现代 产业群落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波特和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等。20世纪80年代,世界一些地区中小企业集聚在某些特定地方取得经济的飞速发展,如“第三意大利”和“硅谷”现象等。克鲁格曼利用“地理集聚”思想创建了所谓的“新经济地 ”,指出垂直联系使得供应商为了共同的市场而靠近企业,供应商通过这种集聚可以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使得企业和劳动力在一个专门化地区集聚。在这里,克鲁格曼主要考虑的是“成本节约”,但Storper(1995,1997)、MaskeH和Malmberg(1999)和Lawson(1999)等人则强调“区域化的能力”和“非贸易相互依赖”,指出 机制的建立、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 学习 在区域创新和增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意味着产业群落受益于相互联系而不仅仅是进出口联系的成本优势。波特是最早提出“产业群落”这一概念的(1990),他认为产业群落的形成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利用钻石体系 分析 了各国产业群落发生、成长因素和类型等。钻石体系包括四个关键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相关支持性产业。在经济 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还有“机会”和“政府”两个变数。波特认为产业群落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基于竞争条件下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有机组合,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
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他产业的企业。Markusen(1996)把以显著交流、可移动生产因素和企业的增加为特征的“滑性空间”(slippery space)中“黏性地区”(sticky P1aces)的出现与大量不同的产业区相联系,使对产业群落的认识视角从空间“关系结构”转移到空间“载体结构”及其相关的外部经济上来。Piem Morosini(2004)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产业群落是一个社会经济体,以社会群体和经济机构在一个特定区域紧密邻近为特征。在群落内为了创造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社会团体和经济机构联系紧密,共享和培育共同的产品、技术和 化的知识,由此强调本地化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相互作用。 (二)关于技术创新群落 技术创新群落,简言之,是指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群落。技术创新群落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熊·彼特。他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中提出了“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五种情况:(1)采用新产品;(2)采用新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的新的组织。并指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而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相反,它们趋于群簇组合,或者说,成簇群地分布。 (一)台湾技术创新群落发展模式 和发达国家不同,台湾技术创新产业群落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模仿创新模式,其经济的成功主要源于以下四个方面:(1)依靠发达国家技术转移,建立本土化产业能力;(2)利用适当的科技政策发展技术创新能力和依靠公共研究机构的帮助;(3)强调民族创新体系网络;(4)瞄准世界市场,提高出口。台湾的经济成就证明了,发展中地区通过从发达国家获得技术是可以把自身的技术能力提升到中等发达水平的。也即,产业发展是在技术不断发生变化的进程中获得技术能力的过程;发展 中国 家在技术变化过程中可以获得改进技术的能力,而不单单依靠尖端新技术的自主创新。此过程本质上包括“学习如何使用”和“改进发达国家已有的技术”;由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可能获得大量同样技术和设备,因此,产业发展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不同国家技术学习的效果。 技术能力的获得和吸收并用来发展本土化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Kim认为在获得和吸收过程中有五个重要 影响 因素:(1)市场和技术环境;(2)公共政策;(3)正式 ;(4)社会 ;(5)组织结构。台湾十分注重建立创新和扩散机制的民族技术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民族技术能力(National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是技能、经验和努力(这种努力是指能使国内企业有效地买、用、适应、改进和创造技术的努力)的复杂结合体。由于 阻碍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扩散机制作用,发达国家高质量的基础研究往往与发达国家高水平技术相关联,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政策需要更强调人力资本的升级。也即:通过提升技能获得学习能力;通过合作网络和技术扩散增加知识分布的能力;提供企业机构改变的可能环境,使生产力提升最大限度地受益于技术。 台湾经济主要是以中小企业(small-medium ell-terprises,简称SMEs)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在世界市场竞争驱动下,中小企业模仿创新是台湾技术发展的典型特征和唯一可供选择的途径。为此,台湾创造了“中小企业(SMEs)/公共研究机构(Public Research lnstitute,简称Pill)/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mo-rate,简称MNC)”联合模式。也即,在公共研究机构支降下的中小企业加强他们的技术能力,其企业战略是与跨国公司联合起来为世界市场提供原始设备制造(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简称OEM)/自我设计制造(Own-design manufacture,简称ODM)/自我品障制造(own—brand manufacture,简称OBM)的服务。 从客观情况来看,作为小规模的经济,台湾非常严重地依赖于国际市场和外国许可,中小企业在R&D投资上进取心不大,而更倾向于保持OBM/ODM产品的中心地位。但是,从国外模仿和获得技术只能起有限的作用,台湾在接下来的发展阶段中,更偏重采取不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9ca829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