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形象的消解与重构

2022-03-19 13:17: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英雄形象的消解与重构》,欢迎阅读!
消解,重构,形象,英雄
英雄形象的消解与重构

军旅题材影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旋律电视剧创作领域的一朵奇葩,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歌颂,90年代对中国革命史诗般的再现;《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小兵张嘎》等红色经典影片到《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大决战》等史诗性的影视,军旅题材影视剧的创作一直充满着激情。正是在这种激情的推动下,随着社会时代背景的变换,军旅题材影视剧中的英雄形象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完美英雄”形象的衰微、消解与“草根英雄”形象的出现、建构。 一、“完美英雄”形象的消解 首先来界定一下“完美英雄”形象的概念,在本文中所指的是在以前的影视(特别是60年代到80年代的影视)中塑造的没有任何人格缺陷和行为瑕疵的英雄人物形象。1984年上映的《高山下的花环》中的梁三喜就是一个典型的“完美英雄”脸谱化的人物形象,智勇双全、有着完美的人格和默默牺牲的高尚精神。在鏖战中梁三喜为掩护赵蒙生而牺牲,这一高尚的行为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梁三喜的高尚人格。

然而近年来出现的众多军旅题材影视剧中,之前完美的英雄形象已经在逐渐地消解,取而代之的则是大量草根英雄形象的涌现。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等作品用看似陌生的英雄形象征服了广大电视观众。细想下来,其实英雄人物本身并没有改变,那些辉煌的英雄事迹和故事还是曾经的那些,只是有了不同的叙述者和不同的叙述方式,才有了如今看似陌生、实则熟悉的英雄人物形象。当然叙述者和叙述方式的不同都是受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影响的。(更多最新电影 新剧尽在www.buleyy.com www.yzavw.com)

一般意义上叙述者是指在影片中直接以语言向观众提供信息或发表评论的人。而在我们讲述中叙述者就是指讲故事的人。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某一现象的观点、看法都与以前有天壤之别。反映在影视剧创作领域中就是叙述者身份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的军旅剧中,叙述者多数是经历了60年代的“文革”70年代的改革开放的一代人,他们的经历使他们在影视剧创作中总是力求体现一种人类所共有的、本质的、超越群体阶层的社会价值观,对于英雄人物的塑造讲究默默无闻地牺牲奉献,来标榜这种社会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平民文化以及草根文化深入人心,影视剧中对英雄人物的叙述方式也在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影视剧中英雄形象叙述方式的转变体现为“完美英雄”形象的消解和“草根英雄”形象的建构。 二、“草根英雄”形象的建构

解构与消解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仅仅只有解构而没有建构是不行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的相互渗透正在以新的方式重新建构起了新的神话。

近年来,“草根文化的关注和讨论的程度,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过了精英文化至有人说:2006年是草根文化崛起年。”其实不然,早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思想的解放、意识观念的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社会大众道德观念、爱好趣味以及价值审美等方面的变化,使文化有了多元发展的趋势,“草根文化“平民文化“民文化”等已经在文化领域崭露头角。在军旅题材影视剧领域,“草根文化”以其平民化、大众化、娱乐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剧中人物形象的叙述方式,“草根英雄”形象也逐渐地构建起来。

()英雄形象的“陌生化”塑造 近年来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士兵突击》等作品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们成功塑造了极富传奇色彩的“草根英雄”形象——石光荣、李云龙、许三多。而这些英雄形象与我们之前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正是这种陌生化的叙述方式吸引了观众。


其实,英雄本身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只是在以前的影视剧中讲求“三突出”的原则,一味放大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忽视了英雄人物作为一个人的一些弱点和缺陷;而以上几部作品中则是将英雄还原为“真正的人”,让他们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作品利用陌生化的叙述方式,不再将人们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上,而是适当放大他在生活中的一些不足和缺陷,让观众产生陌生感。《亮剑》中的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强悍好斗,桀骜不驯,血气方刚,是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形象。但是观众在剧中更多地看到他的一些缺点:满口粗话,没有文化,在与妻子的生活中显得不通人情,蛮横粗鲁。

草根英雄是人性化的也是平民化的,血肉丰满、朴实无华。李云龙的出现不仅解构了军旅题材影视剧中的“正统”英雄形象,实际上颠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文本中所塑造的“卡里斯马”式的英雄形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海外文本中“独行侠”的特征,即打破制度约束的“随心所欲”

()“反英雄”叙事模式的确立

所谓“反英雄”叙事,是指不使用传统的英雄传奇或英雄史诗的套路来高调叙述英雄故事的叙事模式。英雄身上的光环没有了,作品否认了高大全的英雄叙事模式,还原了英雄的真性情。剧中人物虽不是完美的英雄形象但却感人肺腑,这种叙述方式是对以往豪言壮语、完美人格模式的一种反拨。“草根英雄”形象的塑造脱离了传统“完美英雄”形象的塑造模,导演不再将英雄人物塑造成完美的、克于律己的、默默无闻的标准模范英雄形象,而是个性鲜明、操着粗口、非类型化、非概念化的草根英雄形象。

《士兵突击》的作者正是循着“反英雄”的叙事线路,去写一群用一句“不抛弃、不放弃”支撑起人生信念的军人。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完成对自己人生的一次又一次超,成为一个个英雄。史今、伍六一特别是许三多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完美英雄”形象,但却显得异常的亲切、真实、可爱 ()叙事模式的“熟悉化”处理

影视剧的类型不同,其惯用的叙事方式也不尽相同。叙事是指“一则故事(虚构的或真实的)组织成前后相继的事件时,制约这一过程的手法、策略与惯例。”电视剧就是借助于电视这一大众媒体而成长起来的一种叙事艺术类型,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模式。

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是影视剧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叙事元素,刚才已经提到了军旅题材影视剧中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塑造,这种经过了“陌生化”处理的“草根英雄”形象收到了观众的一致青睐,下面本文着力探讨军旅题材影视剧的创作中,故事情节方面借鉴、沿用电视剧的传统叙事模式,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来吸引观众眼球。 《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及《生死线》等军旅题材影视剧作品在情节构建、叙事技巧以及对主题内涵的表现上无不继承和借鉴了观众所熟悉的传统叙事模式,保证了作品的通俗性、可看性,使军旅题材影视剧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类型。

西方一位著名的电视剧作理论家曾经毫不含糊地一口断定:“一部电视剧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故事情节。这种绝对化的说法可能不太容易为广大观众所接受,但是他所着力强调的故事情节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港台影视剧的创作向来重视故事情节,他们惯用的手法是强化矛盾,即在故事情节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中表现人物形象的大是大非、大善大恶,从序幕到结尾,全部的故事情节都在一个“二元对立”的既定模式中完成。这种故事情节的设置是港台影视剧深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8年出品的《生死线》,与此前红极一时的《士兵突击》以及高调宣传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一起,可称为 兰小龙的“军旅三部曲”在新浪娱乐独家对话兰小龙的访谈中,兰小龙声称《生死线》是一部强情节剧。电视剧一开场就渲染了敌众我寡的悬殊态势,一种危在旦夕


的紧迫感时时刻刻牵动着观众的心。剧中多次使用扣人心弦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尽管每当紧要关头都有人挺身相助,情节设置上过于巧合,有失真的成分,不过这完全无碍于观众的全情投入。

还原英雄的人性是近年来军旅题材影视剧中惯用的一种叙事技巧,往往借助家庭的力,将英雄还原为“人”。钱穆先生说过:‘家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是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他一切。近年来的军旅题材影视剧大都利用家国同构的模式来描绘军人的军旅生涯,塑造战争中的草根英雄形象。所谓“家国同构”模式即以家庭为核心,借助一个或者几个家庭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变迁来折射、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这种叙事技巧基本糅合了人类所有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以及英雄人物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因为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往往涉及较大的时间跨度、人物关系也错综复杂,利用家国同构的叙事模式有利于故事和情节的顺利展开,并能通过一段时间跨度中的家庭关系来折射社会和时代特征。

“在大众文化的主流领域,观众最需要具有明确价值体系为根基的历史故事来引导他们进入由影像所建构的世界。不管军旅题材影视剧在创作上取得多少创新性的突破,但在主题内涵的表达上却是一直自觉不自觉地宣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反映中国军人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亮剑》中的李云龙出身草莽,没有文化,性格粗野,好喝酒,爱骂人,有着农民式的狡猾和智慧,可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后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舍弃自己的亲情,炮轰宛平城楼,正是中国人民固有的民族大义的集中体现。《亮剑》中那明知不敌、却还是要亮剑的不屈不挠军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最具代表性的是独立团骑兵连为掩护大部队撤退,以弱搏强,最终全体牺牲的壮烈场面。这场戏没有太多的感情渲染,写实的笔触,干净利落的表达,在观众的心灵上留下久久震撼。剧中英雄形象所传达和张扬的理想主义、乐观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主义爱国精神等传统的价值观,给观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结语

近年来的军旅题材影视剧在充分尊重影视剧创作规律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叙事模式和时代精神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军旅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模式和成规。在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塑造和传统叙述方式的继承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以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手法塑造出令观众耳目一新的“草根英雄”形象。这些军旅题材的影视剧作正是通过剧中英雄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塑造和传统叙事模式的“熟悉化”处理的结合,才使作品拥有了巨大的艺术张力和审美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99fee18bb68a98271fefa7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