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历史意义_长征的历史背景

2023-04-08 14:03: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长征的历史意义_长征的历史背景》,欢迎阅读!
长征,历史背景,意义,历史
长征的历史意义_长征的历史背景

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征的历史意义_征的历史背景,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征的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是一件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翻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两年内辗转走过14个省份,终于相继三大主力会师,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的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在陕北,我党召开了一系列有历史意义、关系到抗日全局的会议,像是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等。

而且在革命危机的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遵义会议也是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长征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红军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长征的历史背景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王明的“左倾”错误指导下失败,被迫长征。? 历史意义:完成了战略转移,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宣传了党的宗旨,发扬了革命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王明“左”倾错误推行的恶果,是鄂豫皖、湘鄂西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和中央苏区、湘赣、湘鄂赣、闽浙赣苏区的第五次反“围


剿”相继失败,红军遭受惨重损失,部队的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失败,改变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大格局,影响了其他苏区,使长征由局部演变为全局性的战略转移。

扩展资料

80多年前,四路红军相继撤离苦心创建经营的苏区,跨越万水千山,历尽千辛万苦,胜利完成了这次决定中国命运的革命力量的战略大转移,创造了人间奇迹。

伟大的创举必然顺应时代的需求。那么,红军长征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

红军长征是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危机、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情况下发生的。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消灭中国的开始。1932年,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进一步加快侵华步伐。1933春,日军相继攻占山海关、热河,并侵占长城以北沿线部分地区,锋芒直指平津。

日军加紧侵华,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严重。团结御侮、抗日救亡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政治主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

但蒋介石却逆历史潮流而动,顽固以“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国策,一再对日妥协,不断调集重兵“围剿”苏区和红军。

193346日,蒋介石在《告各将领先清内匪再言抗日电》中宣称:“剿共”前线的将领“若复以北上抗日请命,而无意剿匪者”,“决不稍加姑息”;“侈言抗日”,“立斩无赦”。在蒋介石集团的不抵抗政策下,“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相继以失败告终。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蒋介石集团“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遭到国人不满和舆论谴责,甚至遭到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和地方实力派的反对。

发表于《独立评论》上的一篇题为《假如我是蒋介石》的文章,批评不抵抗政策是“最下流的自杀政策”,它使中国变成“一大块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94866c1bb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