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佛之争

2022-09-25 10:15:0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魔佛之争》,欢迎阅读!
魔佛之争
不如成佛还是不如成魔

正方立场:不如成魔 反方立场:不如成佛

正:有欲望,有贪嗔痴即为魔,人皆有欲望,因而人皆为魔,对生存资源的贪,使得人类从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到现在的科学社会对生老病死的嗔,使得人类不断的研究疑难杂症,提高人类平均寿命;对美好社会和自然科学的痴,使得人类有了发明有了科技的力量;有贪嗔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虚无,无欲无求即为佛,因为没有追求,所以没有进步的动力,也就没有如今的社会。成魔能化解痛苦,贪能消除痛苦,持续贪能持续消除痛苦,偏执的持续的贪能偏执持续的消除痛苦,但当一方的贪触及到别人的贪时则至少一方会痛苦 反:因为辩题不是仅讨论一个人,而是讨论所有人,所以应该说贪对自己而言能消除痛苦,对其他人则是造成痛苦,

反:有偏执即为魔,贪嗔痴的本质即为偏执,入魔的原因是因为有对七情六欲偏执,不惜一切手段去完成一件事的偏执就是成魔的开始,成佛与成魔相反,成佛是逃离偏执的控制,成佛才是真正解决痛苦、解脱的途径。佛所需要的明心见性、色即是空、舍己为人、普度众生都在不偏执的范畴,佛和人一样做事都有成有败,但佛与求佛之人面对失败之时并不是偏执,不是不择手段的去找成功的办法,而是让一切随缘。

正:假如现在有人为解决一种疑难杂症而不眠不休,疯狂的追求着解决的办法时,我不就是偏执了吗,不就是魔了嘛。

正:辩题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找到一条解决痛苦的途径,人类的发展生存,都是靠着内心对生的贪、对死亡的嗔、执着追求美好生活的痴而倘若是靠着反方的明心见性、万法皆空、色即是空、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妄则根本不可能实现。

反:人类在社会科学的进步上的执着其实不够执着。如果人类对医学上的进步达到了入魔般的执着的话,当今为什么禁止活体实验?如果进行活体实验不是能够更好的解决病症吗?并且虽然这种执着带来了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痛苦。佛普度众生,但普度的是有缘人,所以并不偏执,佛反驳世人是佛的慈悲怜悯,不是嗔。正方所认为的使得社会进步的贪嗔痴还没有到成魔的地步,成魔要用尽自己所能的贪嗔痴。

正:在佛教世界,凡是对世界存在悲悯拯救之心的不是佛,而是菩萨,离佛还有好大的距离,不是魔让你贪,而是把握贪嗔痴,你就成魔了

反:佛不化解皮肉之苦,佛化解的是心中的痛苦,求不得的苦。

反:佛也和魔一样有坚持,区别在魔求不得就不择手段,佛求不得则是因缘随和。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只有一个,靠成魔、靠贪嗔痴只会在最后让你走到一个绝境,深陷痛苦,可如


果选择成佛,他会教你得不到就放下,哪怕你得不到,你也可以解脱,而不会痛苦(即身为人,如果身陷痛苦,选择魔的路只会让自己更痛苦,而选择佛的路则能解脱

正:成佛要有很多要求,明心见性,色即是空,这种种追求不偏执的行为,只要有一条不满足都不行,这样看来,这反倒是最大的偏执。贪嗔痴是有边界。对方成佛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内心深处的问题,那也就是说,如今一切由生存而存在的问题都是由魔道解决的,如果连生存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成佛又有什么意义此处将只要有贪嗔痴,无论是一点点还是竭尽自己所有的贪嗔痴,都认为是魔

反:魔得不到时怎么办?

正:在一点一点实现目标的过程就不会痛苦,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

正:因为贪,所以现在才会不愁吃穿,倘若只有一块面包,而有很多人,贪能让人做出更多面包

反:但如今仍存在大部分没有吃穿的人,那这会不会是一部分人太贪了呢

正:但如果如反方不去追求贪,心里想着有的吃就吃,没得吃就不吃,一切随缘,就不会是只有一部分吃不到面包,而是所有人吃不到面包。

反方:执着是不达目的不罢休,而执着的反面——放下执着,不是一点念想都没有,而是有念想,但是即使念想无法实现也无所谓,我随缘。有执着未必是魔,竭尽全力的执着才是魔

反方:苦由自己心中生,欲望无边,所以苦无穷。佛解救众生苦不是满足众生,佛让人知道痛苦怎么产生,并指明减少痛苦的路,以此来解救众生。

正方:世间万物让人快乐,在追求的路上,人是快乐的。人类的进步就是靠着历史上人们的贪嗔痴推动的。具体而言,进步是靠着一方的贪嗔痴与另一方的贪嗔痴相互博弈,最后博弈平衡后由规则分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93a57dacc175527062208a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