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联系》,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联系
作者:刘刊
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06期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社会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①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搞好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本文试图从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入手,对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问题加以论述和阐释。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 价值观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与社会发生了重大转型,这种转型必然带来文化领域的深刻变化。作为文化核心层面的价值观领域,其变动尤为广泛和深刻,它集中表现在价值坐标的位移与价值范式的重建上。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具有了价值观的基本属性。作为一种新型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坐标,推出了“发展”、“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价值范式。②作为社会总体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所提供的整套价值观念——目的、态度和方法选择,为各种价值观实践包括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精神统领与方法引导。 一、应有与现有:大学生的群体特性与社会担当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标示,可以很明显的与其他群体相区别:其一,处在这个阶段的我们很愿意做梦,或者换句话说,大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做的梦是最多的,在大学生这一时期就代表着“存在之超越”的理想。大学生对待世界的态度往往采取一种“精神”的立场,对真理、自由与正义的执着追求构成大学生群体的鲜明特性,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最可宝贵的品格。其二,大学生具有进取、创新、有为和生气勃勃的特点,这种进取与有为的人生态度,往往源于他们对时代意义的感悟与社会责任的自觉。大学生自身有着相当活跃的思维和品质,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一系列的事物。其三,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批判参与和社会担当意识。通过先进文化价值观的倡导与引领,应当使自己对国家与社会有一种“公共关怀”的情怀与“主动介入”的行为,从而体现大学生的公共良知与社会责任感。③ 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社会高级形态的根本原则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它构成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由此获得了体现时代与地域特征的具体表达。青年学子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同时又是社会征兆的“风向标”,“社会问题青年化”、“青年问题社会化”是青年与社会互动关系的生动体现。④因此,如何把大学教育内化为青年学子的智识与技能,特别是如何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道德意识与价值理念,成为大学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我国青年大学生的现状看,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应当在命运观、职业观、爱情观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兴奋点”的基础上开辟自己的道路,从而使自身与社会达到良好的契合。命运观涉及个体与外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共命运”则是对两者最佳关系的较为恰当的定位。因此,如何使大学生自我成长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或共有价值观。林则徐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不计较个人境遇的价值定位,他的这一行为堪称表率。 三、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培育
生硬和刻板的“灌输”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模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优秀的价值观培育讲究形式的技巧和坚守以人为本的原则。就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价值观教育要达到最佳效果,必须采用科学的引领方法。笔者认为,必须建构引领价值观培育的无意识一体化机制、主体心理认同机制与“触境生情”机制,用科学发展观的原理知道大学生价值观培育。
有效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注意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遵从价值观内在化的心理认同。当代青年学子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维护个人权利、崇尚自由,因此常常表现出“我行我素”与“特立独行”。⑤当今世界日益扁平化,社会组织日益水平化,这些新特点使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呈现鲜明的主体间性。也就是说每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自身差异,倘若采用大锅饭的形式,对每一位大学生采用同样的价值观培育模式,可能成效甚微。笔者当然不建议照这样的方法或机制去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充分肯定大学生的主题间性的同时,有差别的给予不同大学生视觉拓展。让其能够凭借自己的喜好去感知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尊重主体的个性与心理认同,采用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技巧性地融价值观教育于文化熏陶之中,融文化法则的规制于社会角色的指派之中。 四、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经过建国50多年、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乃至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上所谓的“中国威胁论”,都反映了中国正在发展这个客观现实。快速发展不可避免也会带来了一些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方面出现不平衡。虽然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 但是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就会阻碍更好地发展。我们党正是在这样一个客观的现实面前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认识上的新飞跃。⑥然而,科学发展观要落到实际工作中,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实践科学发展观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处在两难境地。表现在一方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优先的政策,始终保持发展的态势,不遗余力地加快发展, 努力保持较快的国民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综合协调地发展,防止用一个片面性去解决另一个片面性,努力把矛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由此,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远而伟大的任务,它最终要取决于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今天的理想就是未来的现实,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⑦由此,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该以长远的目光, 踏踏实实地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让他们能够意识到社会发展最终的方向是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在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专业人才, 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 注释:
①骆方金:《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学术论坛》,2009年第7期
②白昕:《论科学发展观的法治精神与价值》,《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10月第10期 ③王芳:《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全面发展》,《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12期 ④彭绪琴:《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25期
⑤史蓉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10月第
⑥赵曜:《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
⑦陈松松、李运祥:《论科学发展观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8926bd7bceb19e8b8f6ba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