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七下文言文虚词

2022-05-06 16:09:3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新版七下文言文虚词》,欢迎阅读!
七下,虚词,文言文,人教,新版
*******新七年级分类复习——文言文虚词(教师版)*********

年级下文言文分类复习――虚词

(之、而、以、为、其、于、乃、且、者、也、所、与、则、矣、自、然、已、故、乎、亦、如、是、若、将、相、焉、请、遂、因、虽、或、夫、及、固、莫、诸、哉、即、耳、既) 一、之

A.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学而时习之(代,代所学的知识) B.助词 译为“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 ①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不译。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而两儿狼之并驱如故(《狼》

③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只起调整音节作用无义。不译。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C.动词 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练习:

①晲之,久而不去。(用在动词后,调节音节作用。无义,不译)

②但微颔之(代,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它,这里学问事业) ④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助,的) ⑤以我酌油知之(代,这个道理) ⑥两狼之并驱如故。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⑦徐以杓酌油沥之(代,指油) ⑧久之,目似冥。(用在形后,调节音节作用。无义,不译)

⑨康肃笑而遣之(代,卖油翁)

⑩无丝竹之乱耳(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水陆草木之花。(助,的)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予独家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莲,花之君子者也。(助,的) 当求之于上流。(代,石兽) 闻之,笑曰。(代,这件事) 其反击之力。(助,的) 沿河求之。(代,石兽)

岂能为瀑涨携之去?(代,石兽) 二、而

〈一〉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二〉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三〉连词

1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一般不译。或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 泉香而酒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而且)

2顺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表顺接)

3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人不知而不愠。

4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面山而居。

5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7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练习: 文言文虚词复习 1 3

①相委而去。(表顺接,就)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表转折,却)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但是)(原句本身译为:有没有给别人出谋划策,但是不尽心尽力了呢?般译为:为别人出谋划策尽力了吗?) ④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表顺接) ⑤曲肱而枕之(表顺接) ⑥博学而笃志。(表并列关系,而且) ⑦切问而近思。(表顺接,就) ⑧俄而雪聚。(与俄连用,表示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 ⑨相委而去。(表顺接关系) ⑩而顷刻两毙。(表转折,但)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表顺接关系) 晲之,久而不去。(表顺接)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表转折) 三、以 1.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 例:可以为师矣。(凭借)(可以:古,可以凭借。今:可能或能够)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非淡泊无以明志(“以”介词,可以拿来)《诫子书》 /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静以修身。(表目的。介词,用来)《诫子书》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将以攻宋。()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副词: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


*******新七年级分类复习——文言文虚词(教师版)*********

涉世家》

4.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动词,以为、认为) 练习:

①非志无以成学。“以”介词,可以拿来)《诫子书》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以”介词,可以拿来) ③非学无以广才。“以”介词,可以拿来) 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介词,用)(用宁静来提高自修养) ⑤投以骨。(拿)

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 ⑦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⑧盖以诱敌。(连词,用来)

⑨蒙辞以军中多务(介:用、拿) ⑩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合用,认为) 以我酌油知之(凭) 以钱覆其口(介:用

徐以杓酌油沥之(介: 用) 公亦以此自矜(介:凭着) 以为顺流下也。(动,认为) 四、其

A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他们的)〈论语〉十二则》)②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③惧其不已也。(他)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B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副词,加强反问的语气)《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可译为“恐怕”

C连词 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

①恐前后受其敌。(代,它) ②一狼洞其中。(代,柴草堆)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屠户) ④其一犬坐于前。(其中) ⑤见其发矢。(代,他) ⑥以钱覆其口(代,葫芦) 五、

A动词,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 1.是。 如:①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2.做。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以为,认为。 如:①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4成为,变成。 如:①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 5.作为,当作。 如: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伤仲永》

②此可以人为援而不可图也。《隆中对》 6.指心理活动。 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文言文虚词复习 2 3

B、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中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 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练习:①以为顺流而下。(动,认为) ②岂能为瀑涨携之去?(介,被) ③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形成,成为) ④众服为确论。(动,认为) ⑤可以为师矣(动,当) 六、于 (介词)

1.表动作发生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到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③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对于、同、给、到、与”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3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译为被”如: ①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从)


*******新七年级分类复习——文言文虚词(教师版)*********

②受制于人。〈受到别人的约束和牵制〉 4“于”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格式:于+动词。如: ①皆以我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练习:

①当求之于上流。(介,到) ②果得于数里外。(介,在) ③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介,在) 七、 1.副词

1)可译为“于是、 刚刚、 才、就” 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 屠乃奔倚其下。《狼》 2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王师北定中原,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 又如:乃父(乃翁。你的父亲);乃祖(你的祖父;先祖);乃公(你的父亲);乃兄。 练习:

①去后乃至?(副,才) ②屠乃奔倚其下。(副,于是,就) ③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副,就) ④蒙乃始就学。(副,于是) ⑤乃石性坚重。(盖,因为,句首发语词)

八、且 A. 副词

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B.连词

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文言文虚词复习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88e45d092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