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定风波 赏析

2022-03-19 14:27:3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浣溪沙 定风波 赏析》,欢迎阅读!
浣溪沙,赏析,风波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罄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清末民初·王国维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学者。他的诗词,常带着悲天悯人之意,这首浣溪沙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山寺微茫”一开始就让人的眼光投向了半山的高处。在那“鸟飞不到”的地方有一座寺院,闪烁着夕阳的余晖。但渐渐地连那一点寺院的影子,也快看不到了。“上方孤磬定行云。”在一片寂静中,唯有那寺中的磬声从高处传来。那肃穆的清响,使得飘荡的云彩也驻定不动了。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登高才能望远,所以努力地攀到了峰顶,希望能一窥明月的究竟。可是偶然慧眼一开,却看到了人间万丈红尘后面的真相。“可怜身是眼中人”。这个“眼中人”指的是在这大梦中忧患劳苦的众生啊!可怜的是,自己也身在其中。看到了却无法超脱,真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到哪儿才能找到真正的智慧,跳出红尘,向着更高的境界不断地升华呢?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

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时人们又要说。真是 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是写,天转晴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有点冷,冷吗。山头斜照却相不冷了吧。这个转,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绕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官场黑暗。被贬不知道有没有被升的机会,要想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了。(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71d60bcbceb19e8b9f6ba0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