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与地质科学古诗词与理性科学》,欢迎阅读!
唐诗与地质科学古诗词与理性科学
唐代诗歌,灿烂辉煌,其中不少诗篇谈到了河流的侵蚀、沉积,海陆变迁,化石形成,矿物、矿床成因及找矿等地学思想,堪称为八世纪的地学科学诗。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公元815年3月,柳宗元曾写过一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诗,其中有两句: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那么,自然界里的江流为什么会形成“九曲回肠”呢?对此诗人没有作出解释。晚唐诗人胡玢,在题为《桑落州》的诗中却谈到了江流弯曲的原因。诗云:
冀问桑田事,但看桑落州。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桑落州”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东北长江中的一个拐弯处。诗人说,在桑落洲上那住家的地方,过去曾是江水流过的地方,古老的江岸在流水的冲刷下快崩溃完了,而江岸对面,河滩却不停地生长着。寥寥几句,道出了江流弯曲的过程:,江岸崩溃向内凹,对岸河滩向外凸,结果使平直的河流变为弯曲。诗人的解释虽然还不很全面,但是它指出的江水不停地冲刷和泥沙不断沉积,确是形成江流河曲的一种地质作用。
“遂令东海变桑田”
我国早在公元320年左右就萌发了海陆变迁的思想。到了唐代,人们对沧海桑田的变化有了进一步认识。诗人储光羲在《献八舅东归》诗中,就有“沧海成桑田”的名句。大诗人白居易通过对海滨的观察,写了一首《海潮赋》,表达了诗人对沧海变桑田的认识过程。诗云: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朝来暮去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沙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山海一时平。
东海泛指我国东部海域。诗人从黄河、长江三角洲不断向海洋伸展和近海沙洲出现的事实,提出沧海变桑田,是滔滔海浪“朝来暮去淘不住”,是海浪与海岸山石“相搅相淘无歇日”的缘故。
朝来暮去,山灭海平,沙来泊去,沧海桑田,这的确是海陆变迁的一个正确认识,但还不全面。因为海浪与陆地长期“相搅相淘”,尽管“会教山海一时平”,然而由于地壳的运动又会使平坦的地面发生隆起、褶皱,产生新的高山和大海,这时海浪与陆地又“相搅相淘”,改造着陆地的表面形态,如此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
唐代,人们对化石开始引起注意,并作了具有地质学意义的解释。 公元八世纪,诗人韦应物在《咏琥珀》中咏道: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 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di音狄)。
意思是说,琥珀原是老茯神,本来是松树的汁液,蚊蚋这类小虫子掉在松脂中,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树脂变成了琥珀,松脂中的蚊蚋仍然看得清清楚楚。诗人生动而科学地描述了琥珀及其中昆虫化石的成因和形成过程,这是对的,只是时间说少了一点。
九世纪末,据杜光庭的《录异记》记载:“婺州永康县山亭中有桔松,因断之,误堕水中,化为石。”五十年以后,这些松树的化石引起诗人陆龟蒙的注意,他在《二遗诗》“序”中说:“石者何?松之所化也。”同时写道:“谁从毫末见参天,又到苍苍化石年。”明确指出松树化石为松树所“化”,并根据化石推论了古代的自然环境,这个论点和方法无疑是具有地学意义的。
此外,唐代诗歌里还有许多关于地质科学思想的丰富资料,诸如:讲矿物物理性质的有“丹砂见火去无迹”(白居易),“不有百炼火,孰知
寸金精”(孟郊),讲泉的有“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一雨百泉涨,南潭夜来深”(刘禹锡),讲陨石的有“天星坠地能为石”(张籍)等等。因此,唐代诗歌不仅在研究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研究我国科学史方面也有重要的价值。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71ac2e3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