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送别诗主题与意象解读

2022-09-29 12:13: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送别诗主题与意象解读》,欢迎阅读!
意象,送别,解读,古代,主题


古代送别诗主题与意象解读

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人们往往一别数年难相见,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再加上人事有浮沉,人生多乖违,往往聚散无常,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文人五言诗有云: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相互欢合难以如愿,悲离之情油然而生,别离也就成了人生不得圆满的一大遗憾。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对天性敏感的诗人来说,别离则更易伤情。他们触之于怀,发而为诗,以其空灵的诗心和独特的人生体验,加以艺术的表现,总能道出常人所不能言的种种离情别绪,更能撼人心魄。由此,送别自然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种常见主题。



就送别时诗人作为主客对象而言,送别诗可分为送别、留别两类。送别诗占绝对数量,留别诗数量相对较少,但其中也不乏佳作。何逊《相送》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即为留赠送行者的诗,表现了客中的惆怅情绪和江上风雨欲来的景色。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面对友人踏歌相送,诗人情真意挚地用夸张性的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来。虽无感激之辞,但相谢之意却深含其中。



古代送别诗种类繁多,根据其内容及主题倾向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送别诗词大多哀伤愁怨,缠绵悱恻,表现惜别恨别之意。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萋萋满别情。惜别之意,溢于言表。刘长卿《送李穆归淮南》淮水问君来早晚,无人偏畏过芳菲。问友人何时从淮南归来,因为虽有大好春光,却无人共赏,反怕过芳菲时节。别情极为缠绵。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更写出因离别而愁情无限。柳永《采莲令》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别愁至极,痛断肝肠,幽怨悱恻,使人不忍卒读!



第二,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离别诗词中也有明朗乐观之作,以壮语慰别,表现诗人阔大的胸襟,并富含人生哲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末四句: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虽为宽慰友人之辞,但也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豁达而坦然面对离别,正由于两情长久,声息相通,虽天涯海角,也犹如相邻而居,真挚的友情自能经历时间和空间的考验。而盛唐诗人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写离别可怜之辞,反而说出谁不识君的壮语,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比王勃诗显得还要从容大度,所表达出的人生豪迈达到一种极致。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5e7d2a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