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鉴赏

2023-01-13 11:12: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前赤壁赋》鉴赏》,欢迎阅读!
赤壁,苏轼,鉴赏
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031710513 黄映杰

苏轼乃是中国历史上千年难见的艺术全才、奇才。苏轼既是大文学家又是大书法家,此他会将文学对书法的滋养体现到他的书法作品中,因此他与其他文学造诣与其不甚匹敌的书家相比,他的作品更添了一丝不同。赤壁赋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由于乌台诗案的重大打击,苏轼的人生和艺术境界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

在黄州担任团练副使得苏轼并无实权,心灰意冷,因此经常去黄州周围的景点游玩,当地人所称的“赤壁”,即赤鼻矶,前后游玩两次,留下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等不朽的传世之作,其书法造诣不亚于其文学造诣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卷行楷书,结字矮扁而紧凑,笔墨丰润沉厚,是苏轼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石渠宝笈》记载:卷高七寸五分,横七尺二寸五分。卷后有文徵明、董其昌等人的跋,董跋称:“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此书《兰亭》一变也。”又称:“此赤壁赋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此帖运笔古拙内涵,非寻常苏轼书法可比。

由于苏轼的多才多艺和全才,因此他没有一件事愿意步他人的后尘,他那成也标新立异败也标新立异的的孤高,在《前赤壁赋》中充分体现了他的可贵的探索精神。通观《前赤壁赋》,该帖用笔多为正锋,锋正则力劲、力透纸背,点画略肥、劲力内含,如纯棉裹铁。书“法”和写“意”,是魏晋以来书家经常面临的选择。魏晋的传统在于强调写“意”。隋朝以后,崇尚法度的技术化倾向愈来愈明显。表现在楷书上,初唐的书家格外重视法度的完美,用笔的重心移动至笔画端部及折点,加强了点画的提按顿挫。苏轼推崇魏晋风韵,倡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尚意”书写。

苏轼对前代书家心怀敬意,但反对的是以“法”害“意”,因此看不出明显的师承,起笔或藏锋或露锋,一任己意出之。再者,苏轼书法的点画丰腴与他喜好的书写工具和方式有关。东坡先生中年爱用宣城诸葛丰鸡毛笔,故字画稍加肥壮。苏轼的握笔姿势也与当时的常人不同,他采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执笔,即称为“拨灯法”的“单钩”执笔法。以此执笔法,手臂无法提起,不容易发力。于是苏轼索性卧笔挥扫,同样能够娴熟自如,写出的字点画丰腴、体势横斜。对此苏轼曾作诗辩解:“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在黄州,对苏轼来说可谓是人生最辉煌的“转折点”,在这里苏轼创作的书法精品除了《前赤壁赋》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彪炳书法史册的《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自此苏东坡书法的中年阶段趋于稳定,所掌握的笔法技巧文学功底和艺术志趣,助推着这位古往今来第一大学士走向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高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47e174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