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字经-人之初》,欢迎阅读!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想远
讲解:这一节主要是讲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社会上有各色人等,但他们在刚出生时,却无多大区别。孟子曾经说:“襁褓中的婴儿,没有一个不懂得亲近自己的父母的。”这可以看作一种接近于动物的本能,但也未尝不可说是善性,它和人们常常所说的“良心”有点接近。在等级社会中,这一结论进一步引伸开去还具有原始的平等意义。既然任何人都差不多,那么也就没有贵贱、贫富的天然界限了,因为这些都是后天附加上去的,并非与生俱有。有的思想家就曾这样提出过,既然古代圣人是人,我也是人,那么古代圣人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呢?人的天性是否“本善”,在古代思想家中曾有过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性本善”,有人认为“性本恶”,也有人认为性有善有恶,不仅是中国,就是在西方的思想家中也有类似的人性善恶之争,但不管哪一派都充分肯定教育对于人性培养的重大作用。许许多多不同时代、不同观点的思想家都注重天性的善恶问题,本身就说明了天性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如果不纠缠于学术观点,单纯从教育角度着眼,那么“性本善”似乎更有利于人们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激发人们的自我意识。
“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出于《论语。阳货》篇,孔子并没有肯定人性本来是善还是恶,但他认为,后天环境的熏陶对人的秉性有很大影响。这里的“习”不是指学习,而是习染,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接受,而习染则是被动的受影响。习染具有渐进、潜移默化的特点,对此古人曾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的说法。在教育上提出习染的影响,能使人们重视环境对被教育者的浸润
作用,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社会、家庭、同事、朋友乃至文学作品,尤其是孩子的第一教育者———家长,他(她)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孩子的素质、秉性更是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望子成龙”是天下为父母者的普遍心理,但许多人往往不注意自身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等到习染已深,再更改就麻烦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41035ed680203d8cf2f24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