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牛虻》中亚瑟的“恋父情结”》,欢迎阅读!
浅析《牛虻》中亚瑟的“恋父情结”
浅析《牛虻》中亚瑟的“恋父情结” 摘要:《牛虻》在中国的流传,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记住了主人公牛虻。读者给他“穿上”了革命的衣服,将文中反宗教思想不断深化。然而,主人公亚瑟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尤其是他同主教蒙泰尼里之间既心心相印又矛盾纠葛的关系,赋予了作品极大的艺术魅力。亚瑟的性格和他的经历,使他爱父亲胜于一切,也让他和蒙泰尼里饱受煎熬。但是,不得不说亚瑟的“恋父情结”是全文最热烈的情感。 关键词:牛虻;亚瑟;蒙泰尼里;恋父情结 《牛虻》[1]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1864—1960)的代表作,书中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感染了无数读者,而且主人公亚瑟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尤其是他同主教蒙泰尼里之间既心心相印又矛盾纠葛的关系,赋予了作品极大的艺术魅力。《牛虻》一书也引发了各大学者的研究热潮,但是绝大多数学者都是研究《牛虻》一书的反宗教性思想,很少谈及主人公亚瑟对他父亲蒙泰尼里的感情,即使谈及此问题也是着眼于双方的,没有单从亚瑟角度去分析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亚瑟对蒙泰尼里的感情去诠释亚瑟的“恋父情结”,进一步地了解《牛虻》,以及作者给予它的思想感情。这里的“恋父情结”主要指亚瑟对父亲热烈的爱。一、亚瑟的“恋父情结” 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其实是蒙泰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便受到异母兄嫂的歧视,却找不到事情真相。蒙泰尼里知识渊博,从小便对亚瑟关怀备至。在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时,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亚瑟,他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蒙泰尼里为此十分不安,但亚瑟觉得这和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不矛盾。蒙泰尼里调到罗马当主教,新神父利用亚瑟的忏悔出卖了亚瑟,以致他连同他的战友一起被捕入狱。亚瑟被大家误会是背叛者,连琼玛也在愤怒之下打了亚瑟一记耳光。然而最大的打击,是亚瑟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这使他几乎发狂。他一铁锤打碎耶稣像,从此与教会决裂。然后伪装自杀,只身流亡到了南美洲。 在南美洲,亚瑟度过了非人的十三年,这也磨练了他。回到意大利后,他已经是一个坚强、冷酷、老练的“牛虻”了。他再次遇见琼玛,但是,容貌的巨变已经让琼玛认不出他了。他用辛辣的笔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红衣主教蒙泰尼里为首的自由派实际上是教廷的走狗。牛虻和战友们积极准备起义,再一次偷运军火中,牛虻被捕,敌人决定迅速将其处死。蒙泰尼里前来探望,得知了牛虻便是亚瑟。在儿子与上帝之间做选择,蒙泰尼里最终痛苦地在你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牛虻死后,蒙泰尼里发了疯。牛虻用他的从容不迫,慷慨就义,唤醒了蒙泰尼里。 亚瑟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多愁敏感、脆弱自卑的心理。但是,在他认为钟爱的女友不信任他,心灵之父蒙太尼里欺骗了他,连他最爱的母亲也骗了他,这时候尊严的失落,激起了他强烈的反抗。[2]当然,亚瑟也是矛盾的,他一直在爱与信仰中挣扎着,他想要赶走蒙泰尼里心中的上帝,他是与上帝争宠的孩子。流亡后的亚瑟已经成为一个冷酷、坚强、老练的牛虻了。偷运军火被捕之后,他极力劝导自己的父亲放弃那虚假的上帝。他犀利的言辞,说明他丝毫没有被眼前即将面临的死亡所吓倒。 蒙泰尼里不像《悲惨世界》中的卞福汝主教,他虽不是仁慈的化身,但却有行善的美德;他也不像《巴黎圣母院》中的克罗浮神父,他不是情欲的象征,但却有对爱情的渴求。[3]他是矛盾的,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导致他行为上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上却是封建宗法观念。每当他布道时,“热心的群众就挤满了教堂”,对他顶礼膜拜、奉若神明, 信誉可谓广矣。作为一个教士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应该志得意满了。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忧伤、痛苦和绝望, 连“万能” 的上帝也帮不了他的忙, 他只能“ 向上帝献上一颗破碎的心”。
即使如此,他却依然在儿子和上帝之间选择了上帝,因为他中的“宗教的毒”太深了!蒙太尼里总是把上帝摆在第一位。每当现实与宗教有冲突时, 他总是以宗教作为逃避现实的手段,与阿Q 的“精神胜利”法有异曲同工之妙。[4] 通过亚瑟的种种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在亚瑟不知道自己身世之前,亚瑟一直像喜爱父亲一般尊敬蒙泰尼里。在他的心里, 蒙太尼里热爱自己的事业, 学识渊博,生活纯洁,有毫无瑕疵的声誉,而且没有撒过一次谎,或是干过一桩不公道的事,再加上蒙太尼里对自己的关心和爱,使亚瑟对蒙泰尼里崇拜得五体投地, 像信任上帝一样信任他,正如琼玛说的那样:“他对蒙太尼里是差不多连他脚踏过的地面都要崇拜的。”[5]得知身世之后,亚瑟几乎发狂,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欺骗,这是他无法接受的。这也正说明了,亚瑟对蒙泰尼里的爱太深了,以至于他因为无法接受蒙泰尼里的欺骗而砸碎了耶稣像,放弃了宗教,假死以逃离这里。其实,亚瑟对于蒙泰尼里的感情是十分矛盾的,可说是又爱又恨。亚瑟要揭露宗教的本质,那么蒙泰尼里便是他最大的敌人,但是对于蒙泰尼里,亚瑟最想要的便是赶走他心中的上帝。正如绮达所说的:“不管是不是敌人,牛虻都是爱蒙泰尼里的,而且爱得比世界上任何人都要利害。”当然,亚瑟的性格与蒙泰尼里所处的环境,预示了他们父子之间必定会矛盾重重。亚瑟本身就十分敏感,心理脆弱,父亲与母亲这两个角色在他的人生里几乎没怎么出现,他将神父蒙泰尼里当做父亲一般爱戴。而蒙泰尼里自身的美德,也让亚瑟崇拜不已。但是,当一记耳光,一张黄纸条的出现,这样一个敏感脆弱的青年,做出假死逃离的事情完全情有可原。在南美非人的生活,使他真正活下来的,不是他的脆弱、敏感,而是他心中的恨!化身牛虻,以尖锐的笔锋揭露教廷的黑暗,一方面打击蒙泰尼里,一方面又伪装起来为他反驳。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亚瑟对这个亲身父亲的爱,这爱曾经变质成了无比强烈的恨,但是爱终究是爱。亚瑟无法真正做到憎恨自己的父亲,他曾经天真地以为蒙泰尼里说不定会加入到革命阵营中来,而现在的他依然在做努力。很不幸,蒙泰尼里被宗教思想侵入得太深了,亚瑟失败了,他败给了“万能”的上帝。他慷慨赴死,他认为他的责任尽了,在写给琼玛的信中,他是这么说的:“至于我嘛,我将走进院子,怀着轻松的心情,就像是一个放假回家的学童。我已经完成了我的这一份工作,死刑就是我已经彻底完成了这份工作的证明。他们杀了我,因为他们害怕我,我心何求?”[1]亚瑟的死有人说是为了现身革命,但是至少有一半,他是为了蒙泰尼里,为了唤醒自己的亲身父亲,将他从宗教的漩涡里拉出来。亚瑟的性格注定了一切,否则他不会之身逃亡到南美,否则他不会对蒙泰尼里又爱又恨,而且爱得那么深,恨得那么深!否则他不会在死后唤醒了蒙泰尼里,让上帝彻底撤出了蒙泰尼里的心。二、亚瑟的“恋父情结”对文本的影响 首先,亚瑟的“恋父情结”推动了故事的发展。琼玛的一记耳光和亚瑟看到的那张发黄的纸条,改变了这个青年的人生轨迹,也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但是,令亚瑟真正发狂的不是琼玛的一记耳光,而是那张纸条,那张证明了母亲的欺骗、蒙泰尼里的欺骗的纸条。如果亚瑟不是如此地深爱着蒙泰尼里,如此信任着蒙泰尼里,他断然是不会伪装自杀,独自流亡南美的。如果他没有只身来到南美,受尽千辛万苦,亚瑟也不会成长,也就没有了之后坚强、冷酷、老练的“牛虻”了。 故事再一次展开便是十三年后了,亚瑟以他的新身份回到了意大利,故土的一切给他带来的冲击都没有蒙泰尼里给他带来的厉害。就连绮达也看出了牛虻对蒙泰尼里的情感,她觉得牛虻比爱谁都爱着蒙泰尼里。因为亚瑟爱着自己的亲身父亲,所以他心中忘不了被欺骗的恨,他一方面揭露了以蒙泰尼里为主的教廷的本质,另一方面又悄悄地为蒙泰尼里辩护,他的矛盾只因为他的“恋父情结”。亚瑟确实痛恨宗教,但这也是因为蒙泰尼里的关系,他正是凭着这样的情感一路走来的。偷运军火,要不是蒙泰尼里的突然出现,亚瑟定是不会被捕。可是,亚瑟深爱着自己的父亲,也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爱有多深。如果没有亚瑟的“恋父情结”,监
狱里的亚瑟也不会在蒙泰尼里面前对宗教、对上帝有如此犀利的真知灼见。就连故事的最后,亚瑟死后,蒙泰尼里的发疯、死亡,最终的原因也是蒙泰尼里感受到了亚瑟对自己深切的爱,这爱最终打败了上帝,只是蒙泰尼里发觉得太晚了! 亚瑟的“恋父情结”仿佛《牛虻》的主心骨,整个故事都是因这热烈的情感而发展下去,什么情感都敌不过牛虻对于父亲的情感! 其次,亚瑟的“恋父情结”揭示了作者的反宗教思想。《牛虻》贯穿着一条强烈的反宗教线,而维系这条线的是亚瑟同蒙泰尼里的父子情。亚瑟曾认为参加革命和信仰上帝是两件不矛盾的事情,他觉得教士应该要结婚的,在那时他爱着蒙泰尼里,可是那时的爱,是基于他并不知道蒙泰尼里便是自己的父亲。当得知蒙泰尼里就是自己的亲身父亲,而自己亲身父亲因为宗教选择不认自己,亚瑟心中无比难受,上帝的“万能”在他心里破灭。之后牛虻对父亲的爱开始转变为恨。其实,当时连他自己都没有认清,他所恨的是那“魔鬼般的上帝”,而不是他的父亲:“神父,我是一直爱你的——即使在你杀我的时候,也是一样爱你的。”[5]看过牛虻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牛虻说过的一句话,那便是蒙泰尼里是他“最爱的人也是他最恨的人。”这看似矛盾的话,却真正反映了主人公已经看透了宗教的本质,但是自己的父亲却对宗教如此虔诚,这事件的本身便是矛盾的。 作者叙述亚瑟对蒙泰尼里的情感,不单单是为了描绘两人的父子之情,作者正是借这一段情在讲述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在表达一种强烈的反宗教情感。亚瑟在牢狱中所说的话犹在耳边,他敢于拿自己所受的痛苦同上帝作比较,因为这时的他在跟上帝争宠,他要将父亲蒙泰尼里的爱全部从上帝那里夺回来。 总之,亚瑟的“恋父情结”贯穿全文,是全文中情感最强烈的。它不仅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更是将作者的反宗教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仔细研读亚瑟的“恋父情结”对理解《牛虻》全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1]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牛虻》[M].出版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2)[2]谢锦孍.对尊严失落的抗争——伏尼契《牛虻》的解读[J].域外视野,2005,(11)[3]秦文玲.从蒙泰尼里的形象看《牛虻》反宗教的主题[J].绥化师专学报,1997,(2)[4]祝远德.蒙泰尼里:一个灵魂终不得安宁的人[J].广西大学学报,1994,(6)[5]张玉蓉.蒙泰尼里和牛虻的父子情[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27cd5852b160b4e767fcf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