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2024-01-28 14:08: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欢迎阅读!
八分,食指,北京,教案,这是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通过特定景物抒发感情的技巧和作用;

2.体会作者对亲人、对故乡的难舍难分之情,思考一代知青对自己、对未来的迷惘、失落、恐惧的诸多心理感受。 教时安排: 1教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给加红的字注音。 骤(zhòu 棂(líng 【骤 然】突然、忽然。 2.文体知识填空

1)《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者______________,选自 ______________ 2本诗描写的是20世纪______________年代知识青年______________的一段特殊历史。

3我的心______________一阵疼痛,一定是______________的针线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食指 《诗探索金库.食指卷》 2六七十 上山下乡 3骤然 妈妈缀扣子 穿透了心胸 二、作者介绍

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因其诗《相信未来》被江青点名批评,所以一度被人侮辱、嘲弄和指责,所以笔名为“食指”(也有“实质”的意思)。“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0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曾一度寄住精神病院。著有《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 三、题目解说

诗的标题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四点零八分”。作者就是在这一时刻被火车载着上山下乡成了“知青”,离开了北京。当时才20岁,带着对未来的迷惘,带着对北京的依恋,带着亲人道别的眼神,带着一支抒写内心郁闷的诗笔,作者踏上了没有目标的路……

19681220日四点零八分,诗人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朗读课文,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这一瞬间诗人的内心是非常矛盾和迷惘的。因为此刻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随着火车的开动、汽笛的长鸣,他


明白了四点零八分可能是他与北京、与母亲的最后一面,他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他有一种被北京抛弃的感觉,内心无比的动荡、惶恐,他从此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他对北京、对母亲依依不舍,但却无法抗拒离别,内心感到无比的失落和茫然,这也是一代知青当年共同的心理感受吧! 四、句子研究

结合括号中的问题,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1)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诗人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产生这种感觉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外界的火车开动给作者造成的错觉,实际并不是北京站的建筑剧烈的抖动,而是火车启动时的抖动;另一种是作者内心的抖动,此刻的火车启动,提醒他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马上就开始漂泊无着的生活了,这对于一个20的知青内心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撞击和震撼。 2)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

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我”的心为什么会如此疼痛?)

【明确】因为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强烈的依母恋乡之情使他不愿离开这里,但又不得不离开,所以内心无比痛苦。 3)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合在一起写,有何深意?)

【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既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也表达了对家乡北京的难以割舍的感情,同时跟深刻传达出内心对党、对国家、对政府的殷切期望,希望党和国家关注知青的命运,不要忘记知青,不要抛弃知青,在这里“妈妈”和“北京”已不是表层意义了,而是代指党和政府了。

4)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最后”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里的“最后”是最后一面的意思,这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北京的依依离别甚至是诀别的心理感受。因为那个动荡的年代谁也无法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谁也无法预知将来能否回来,这也是内心迷惘与失落的一种外在表达。 五、结构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14a85335a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