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数字时代下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现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论数字时代下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现状
作者:周璐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3期
摘 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我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性,学界也多关注国内“公共领域”的构建并从肯定或是否定较为两级的观点论证我国“公共领域”的构建。本文认为,所谓的网络“公共领域”既不是哈贝马斯理想中的公共领域,也不是他所批判的伪公共领域,而是一种“半公共领域”形态,其现实境况与理性公共领域之诉求还有一定差距。 关键词:公共领域;半公共领域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280-01 一、公共领域的经典描述以及特点
“公共领域”的概念最早是由杰出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但是真正在英语世界掀起一股探讨“公共领域”的热潮并随即波及中国学界的,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哈氏“公共领域”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由超脱于个人或集团(利益集团)私利之上亦不受国家或其他政治权力(公共权力)约束或为其服务的私人自愿组成的、拥有一定规模的“公众”。二是以批判意识为核心、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批评与监督、控制为主要特征与目标的“公共意见”或“公众舆论”。三是公众赖以表达、传播自己意见并使之对以国家权力为主体的公共权力形成影响、约束乃至监督、控制的媒介和场所,可以统称为“公众媒介”与“公众场所”。哈氏的公共领域理论对我国构建公共领域的愿景是有其正面的启发意义的,但哈氏这一理论诞生于18世纪末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国家和社会边线日益模糊化的语境之下,故而并不适用于数字时代下的中国社会。
二、数字时代下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
以往,当人们需要社会关注的时候,首先是寻求政府或相关权力机构,其次才是寻求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然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公民自由而又公开发表言论开辟了新的渠道。通过互联网而表达的公众舆论已经在中国的公共空间中占有的独特和显著的地位,这主要是处于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在现实中缺乏一套能充分容纳民意表达、并将民意反映到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裁判中去的机制。中国公民普遍害怕冒犯权势,因为权势阶层拥有破坏他们生活的力量。在互联网上,人们最终发现了相对可以免于恐惧和限制的公共空间,情绪的亢奋和批评的激烈便犹如洪水出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新媒体比起其它媒体来,更加缺乏平和与理性;同时,它也表明,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下,网络活动较之其他国家更具政治意义。由于较少受到社会习俗和制度化的政治权威的限制,互联网使得中国原本隐身的民意变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度可见。二是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改变了中国媒体的生态系统。在2003年以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彼此隔绝,但在此后,我们已看到两者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传统媒体迫于沉默所带来的公信力减弱的压力也不得不正视社会舆论,或是为了争夺话语权亦或是顺应民意,传统媒体终于介入对此事件的后续报道之中。
三、数字时代下我国网络“公共领域”遭遇的尴尬
1、网络的匿名性使进入公共空间的主体特征模糊,而这些模糊的主体是否就能代表公众,这值得怀疑。
哈贝马斯构想的公共领域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并自由表达意见并且准入主体的社会特征是明确、可以获知的,因此了解公共空间的主体结构成为可能。但在网络公共空间中,参与主体的匿名性使上述指标都隐藏了起来,较容易获取的只有参与主体的数量,但仅凭数量的多寡无法建立起评判公共空间民主性、公共性的科学体系。 2、网络形成的部落群易导致网络意见的非理性分化。
网络应证了目前媒介大范围分化而在此分化基础上的群体聚合之势。群体认同的形成可能会招致“我们—他们”的边界标记确立,对边界外的理念冲突者进行嘲讽,对生僻的外来者进行“围观”式排斥。正如梁文道品评网络集群文化一样:“原来开放的世界变成了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小教派,每一个教派的成员都在自己的团队里找到了归属,天天反刍同类人的意见,日日巩固原有的主张。最后,我们都成了不同俱乐部的‘网友’,看不见‘公共’的存在,却肯定各自真理的终极,和部落没什么两样”。
3、公共领域的私人化和私人领域的公共化现象并存。
公共领域的私人化是私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侵犯,指的是公共领域不具有公共性,只是某些私人生活的投射。例如,现下名流的八卦充斥着网络版面,挤占着人们本应对涉及公共利益事件做出思考或回应的公共空间。英国威廉王子大婚的劲头就压过国内时政大事,不仅仅是网络媒体,就连国内著名的某卫视都放弃原本的节目单而对此给予长时段的直播。
小结:综上所述,目前网络媒体建构的所谓“公共领域”既不是哈贝马斯的理想型公共领域,也不是他基于对文化消费的批判而提出的“伪公共领域”,而只能称其为一种“半公共领域”形态,即它与“公共领域”的核心内涵有部分重合,而另一部分则带着网络本身去不掉的本质与特性,因此极难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公共领域。 参考文献:
[1]朱清河、刘娜.“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05a398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