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写金刚经的好处与禁忌

2022-07-18 05:09: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抄写金刚经的好处与禁忌》,欢迎阅读!
金刚经,抄写,禁忌,好处
抄写金刚经的好处与禁忌

抄写金刚经的好处与禁忌

《金刚经》影响巨大,从出现在世间,一直到此时此刻,不断地启发着无数的心灵走向觉悟的道路。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抄写金刚经的好处与禁忌,希望有所帮助! 抄写金刚经的好处

抄经有很多好处,除了很大功德利益之外,还能培养我们的定力!因为当我们以最虔诚、恭敬的心书写佛经时,整个身心都会投入其中。当一个人能够集中精神之后,就比较不容易为外界所动摇,而且也能断除种种杂念,以达到一心不乱之境。“一心不乱”就是一种定力,我们知道:念佛可以一心不乱,其实抄经一样可以抄到一心不乱。

一般说到修习禅定,可能多着重在于数息、观呼吸,这是属于一个人的修行方法。另外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是属于舌根的修行方法!我们在抄经的时候透过用手来抄,其实也是一种修禅定的方法!所以修禅定六根都可以修,抄经本身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如禅学堂在期头的时候,以往定和尚都希望我们在前面一个月或是两个月都先来抄经,目的就是在收摄自己散乱的心,所以禅定又叫收摄乱心!一个人有了定力,则不管做什么事心意都比较能够集中,因为有了定力,对于自己的情绪也比较能够控制,无明烦恼就会相对地减少。

另外,抄经还能增强我们背诵经典的记忆力。我们一般说要手到,口到还有心到,透过抄经,它能够增强我们背经的记忆力。有些人可能知道我是专门持诵金刚经的,但是金刚经我还不会背。这一次来禅七的一个信徒,他金刚经就会背,他一卷金刚经只要十二分钟就可以念完。透过抄经可以增强我们背经的记忆,还能增加我们对于经义的理解,有时我们对佛经里面所讲的并不了解?透过抄经,因为心力的集中,或许就能慢慢地了解。另外抄经也能够练字!更能修心养性!也是一种修持!佛光山办的职事一日修持,其中的一个项目就是抄经。从古至今就常有人刺血写经,来表示对佛法的虔诚恭敬,更重要的,就是能加强宗教情操。我们在座各位有过刺血写经的经验没有?大师的“我的宗教体验”里提到:他早期也曾刺血写经过。我还没试过,各位不妨可以试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写经的确有很多功德利益的,如金刚经:“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抄写金刚经的禁忌

一,认真抄写,切忌潦草,这不是糊弄的事儿,能抄写一个字是一个字,务必一笔一划的描写。这样,心会很净。

二,抄写了一段经文,停笔后,不再继续抄写时,可以诵补阙圆满真言:ONG,嘟噜嘟噜,扎呀木克,娑哈。七遍。补阙圆满。

三,抄写完整部经后,最好,留在家里供养,或放置在高处净处。要比统一回收好得多。因为,整部经文,代表你的一种愿力和念力。这种力量随着笔尖已经写在了纸上。你何必要把自己的“心力”送走呢?因此,最好自己留下。

为自己好好的抄写一部经。一笔一划,起妄念了,就停下来,在抄写的时候,一心一意,一笔一划,不起妄念,这样抄写的经书是很有力量的。

抄经别图快,这一点意义都没有,跟上学时抄作业没啥区别,是不是。 就一个字,一个字,一心一意,一笔一划的抄写,会培养定力。

看准一个字后,看好如何下笔,如何准确的描写,不要描写到字外面去。写一笔就是一笔,一划就是一划。这也是福德无量。

几天就抄写一部经的,这样不好!你说我就是写字快,就是因为你以前写字快,因此,抄经时,你要慢点写,越慢越好。这样静下心来慢慢抄写下来的经书,自己留着,非常好的。


为什么有的寺院开光要把抄写的经书放进去,因为,抄写的经书里面,有众生的心力,没有这种力量就没有灵气。聚集的越多,就是所谓的灵气越强!

乃至抄写完的经书,或以前废弃的经书佛像等,有的会封存好,放到山洞里,为什么如此?原因是这种念力,心力,对整个山都是一种加持。山精树怪都会受益。使非善的,受到佛法的熏染。 一些山里面的非人众生,最后就是因为护持那些残旧的经书佛像,成就了自己。 读诵《金刚经》的方法

我觉得我们修行最基本的就是要读《金刚经》,读《金刚经》要离分别去读。如果身旁没有人的话,障重的人就大声读:“如是我闻……”,不分别什么意思,连续读下去就好了。障轻的人就小声点,读完了,把经一合,“金刚心”或多或少就会出来。《金刚经》读了以后,保持、保任就够了。

《金刚经》不需要讲,为什么不需要讲?因为佛陀说法的时候,五百人证得阿罗汉果,佛有这种伟大的力量,他说《金刚经》的时候,就可以把别人的摩诃般若唤醒。《金刚经》所讲的话,只有佛能讲,别人不能讲。

我们修行必须读《金刚经》,不管它是什么意思,不要分别它,从头到尾把它读完,经一合,反观自己的心是什么样的感受?这是修行的一种诀窍、一个方法。因为佛说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完全等于正觉的心,也就是正确的觉受。而且经典上常常讲到“正受”,就是真正的受用、正确的感受。读诵《金刚经》,一口气从开始读到最后,持之以恒,心态就会一天一天的进步。 当初佛到处演讲,他讲的法都非常通俗。当时印度四大阶级种姓相待非常严格,如果像经上讲的那样文诌诌,大家就会听不懂,所以讲得非常通俗。后来译经的人把它译得斯文,表示自己很有学问。实际上佛陀当初说法都是对机说法,说得非常通俗,而佛陀说法又没有离开每个人的心。当我们看佛陀的遗教、经典,拿它来印证自己的心,他的每句话都是描述你的心。这样子看经,你就会觉得很受用。 持诵金刚经,从头到尾只管念,不起分别、不管他是什么意思,一口气念三遍,把经本一合,看看自己的心态,不只是变了一点,变得很明显啊!金刚经的功德力就在这里。金刚经是不着相的,说一句,扫一句,后一句否定前一句,这不是说了等于没说吗?

金刚经的经义,古时候用“不可思议”来说它,现在用逻辑也无法去解释。在二千五百年前,佛就说:世界有恒河沙数那么多,这谁相信?过去古人说“天圆而地方”,认为世界只有一个。若说世界有恒河沙数那么多,以前的人不相信,现代的人也不相信,但是天文学家说:我们地球所归属的银河星系,已经发现了的星球至少有两千亿个,这是不是“不可思议”?大宇宙无有边际,也说明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量无边,“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佛的.智能从金刚经中可以看出来,的确是“不可思议”!

我们持诵金刚经,三遍念完以后,如果念得很诚敬,经本一合,心空无念了。平常想念不停,这时空空朗朗,岂非业障全消(地藏经云: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九合之华)?心空有什么好处呢?指月录上有句“心空及第归”的话;像十年寒窗,一下子中了状元一样,修行人历劫修行,目的是为了成佛,而你现在只要肯切信受,读诵金刚经,不但能够消业,而且可以“心空及第”的成佛,何乐而不为?

佛最慈悲,说了许许多多的方便法门,受持读诵金刚经,的确是方便中的方便,读诵时只要“不添加作料”,是可以“见性成佛”的。

学禅有两本最宝贵的典籍,要学禅你一定要把这两本典籍,读得滚瓜烂熟而且消化融通,一本是金刚经;金刚经的可贵是“无住”两字,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归纳起来,就是“以无住本,立一切法”。什么叫无住呢?就是不让心停留在任何地方,不让任何事物缠住了自己的心,若能把无住彻底了解、体会以后,对禅就不感觉陌生了。

读金刚经,不是每个字都要求解,依文解义不是受持金刚经的方法。真正受持金刚经,从头到尾要读诵出声,声音或大或小,但不能默念,要沐浴、更衣、漱口,最好是清晨,精神好时可以一口气念三遍,念完了把经卷一合,看看自己的心态有什么觉受,不要向外看,向外找是外道,认为心外还有道理,


这不是外道吗?外道并不是个坏名词,所谓外道只能说他认为心外还有道理可求。佛法讲觉、讲正受,都是注重心的觉受。你把念完经的觉受,感受得清清楚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后把它保持住,保持到什么时候?保持到赶都赶不走,然后把它忘掉,就成功了。

各位不要忽略了最后一个“忘”字,保任成功就忘──不觉得有这回事。你若不忘掉就是微细法执,就永远只能停留在这个地方了。所以菩萨分十地,地就是境界。初地菩萨感觉到这个境界不错,很高兴,执著这个境界,他就很难到二地了,也就是到此为止。若一念回心,不执著,不把玩光景,然后他就登二地到三地,向上增进。所以受持金刚经不能执著正受,而是要使金刚心抬头作主。

金刚心是刀枪不入、八风不动的,人若真正以金刚心抬头做主的话,一切得失、毁誉、称讥、利衰来了,根本不动摇,既不影响情绪、心理,也不影响生理,才是真正的自由人,若不然,尽管数十年寒暑很短,却有很多人觉得很漫长、很真实,那么这个漫长的人生对你来说便形成一种惩罚;因为你既不安祥,也不自在。你去追求刺激,刺激过后更空虚;你去寻找欢乐,欢乐过后就是寂寞;你要制造高潮,纵然你制造成功,高潮过去就是低潮;你要想突出,恰巧你周围是在出现缺陷,周围要是没有缺陷,你怎么能突出?所以追求相对的东西,都不永恒,也都不真实,只有绝对的自己的心,才是真正属于自己。 另一本是六祖坛经。我们看指月录、五灯会元、禅语录,一句也看不懂。“什么是佛?”“麻三斤。”“什么是佛法?”“庭前柏树子。”什么意思啊?不懂!它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从六祖坛经来的。六祖坛经那么好懂你都不去看,偏要去钻那些不懂的。其实这些你看不懂的东西很浅,极浅!只要你入禅,你就会看得会心微笑。有的时候,你看得哈哈大笑,你看得很滑稽、很好笑、很亲切,不会有什么枯燥、格格不入的感受。所以六祖坛经是五家七宗的根源。

很多人看六祖坛经,说我会了,其实只是会讲故事而已。六祖如何出家,神秀说什么,六祖又说什么,讲得好像都没有遗漏嘛!但是你若问他一句“什么是烦恼即菩提?”他却答不出来;这在经上明明讲“前念着相即烦恼,后念离相即菩提”啊!六祖说“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只要用这个心,就直截了当的成佛了岂不太好!请问这是个什么心呀?他也答不出来。你要他背,他也的确会背,但为什么答不出来?经上明明写的有“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你只要将你那个原本清净的心找出,恢复你那个原本清净的心,就直截了当地成佛了。

为什么那么浅、那么近,他没有发觉?而且会背,却不会答;你问他下句,他不会用上句来答你。这就是障!什么叫做“障”?业障。业障并不是罪大恶极,业障是业务所形成的惯性。我们从生到现在,生活的习惯、意识的习惯形成惯性,也就是物理学所说的惰性,很难改变。所以他不适应新的见解、新的精神和新的理性。

读六祖坛经不但要会背,而且要一句一句的把它消化,有一句不明白的就要问,一定要彻底明白。等到你把六祖坛经都明白的时候,你就发现所有的五灯会元、碧岩集、祖堂录……都是幼稚园的教材,都没什么难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febda32cc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