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人关于诚信的故事三篇》,欢迎阅读!
名人关于诚信的故事三篇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名人关于诚信的故事二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名人关于诚信的故事三
《资治通鉴》中有一个关于魏文侯的故事: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间,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臣问:“今天饮酒正乐,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与山野村长约好了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守约定!”于是前去,亲自告诉停止打猎。
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一个国君能诚信待人,自然能够赢得臣子们的信任。魏文侯正是凭借这种待人以诚的精神,使魏国成为当时的霸主。
从魏文侯讲诚信,想起了“曾子杀彘”的故事: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赶集,她的儿子哭着要跟着去。她对儿子说:“你回家,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在两千
多年前,百姓家若能在平时日子吃到肉,那是相当幸福的,这对于小孩子来说,是莫大的诱惑。小孩子自然高兴,于是留在家里。曾子夫人从集市上回来,儿子哭着闹着要吃猪肉,曾子夫人被儿子缠得非常无奈。曾子回到家后,见儿子在哭,就问为什么。孩子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了一遍。曾子走进厨房,拿起刀要杀猪。妻子阻止他说:“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等着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萧至忠是唐中宗、唐睿宗时期的著名大臣,历任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吏部尚书、中书令等。有一次,萧至忠与同僚打算去考察百姓生活,他们相约在一个路口相见。约会那天,恰巧天降暴雪,随行人员纷纷躲避到路边的房子里取暖,只有萧至忠仍然站在路口等同僚。他生怕因为同僚来到时没有看到人而掉头回去。同行的人都纷纷劝他到房子里取暖,萧至忠回答说:“哪有为了自己的安适失信于人的道理呢!”众人听了他说的话之后,纷纷出来陪着萧至忠。同僚来之后,听说萧至忠在雪地等了很久,也被他这种精神感化了。萧至忠言必信、行必果,又善于决断,深得同僚与下属的信任。很多人欣赏他的为人,愿意和他打交道。 无论是魏文侯还是曾子或者萧至忠,他们都是以诚待人。诚信,乃立人之本、处世之道。魏文侯诚信治国,魏国成为一方霸主;曾子诚信教子,成为世之典范;萧至忠诚信待友,因此赢得尊重。诚信犹如江河之水,平静之中蕴藏着洪荒之力;犹如和煦春风,潜移默化之中改造着人的认知。诚信释放出的强大能量,润滑着人际交往,滋养着社会和谐,更规范着内心的道德。诚信留给后世的,是做人的尊严,以及矢志不移的初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fe38ff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