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图谱在儿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图谱在儿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徐丽萍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4期
摘 要:图谱是一种凝练、抽象的标记,它是一种处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图文并茂的中间符号。由于学前期的幼儿还未掌握文字符号,不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图谱标记与文字有许多接近之处,将它们作为同样性质的阅读对象进行识别,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及教学中自然过渡的规律。因此将图谱运用到幼儿园的儿歌教学中,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从非文字学习进入到文字学习,进而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图谱;儿歌教学;有效运用
儿歌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能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活跃幼儿思维,又能发展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然而,传统的儿歌教学主要从画面入手,理解儿歌内容,进而通过一遍一遍重复朗诵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不易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那如何提高幼儿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开展有效教学呢?维果茨基认为:“幼儿的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中介因素,需要通过符号来帮助他们提升和巩固学习经验,因而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发现图谱是一种辅助儿歌教学、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载体。由于幼儿园的幼儿还未掌握汉字符号,不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而图谱是一种凝练、抽象的标记,它是一种处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图文并茂的中间符号,它能把儿歌的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在图片上,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儿歌、学习儿歌。
一、以图谱为切入口,引导幼儿感受、理解儿歌
基于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幼儿的认知活动需要多种感知的参与,才能形成对事物全面、细致、深入、完整的认识。儿歌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听觉的参与达到与主体的沟通的。但是,幼儿的知识和活动经验相对较少,只通过听觉的参与,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表达的情感是不够的。视觉对与幼儿的感知效果来说,具有重要的支持、强化作用,而图谱作为视觉材料,是增强感知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所以,我们利用图谱对儿歌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情感和内容进行直观生动的展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参与,加深幼儿对儿歌的感知、理解。
如儿歌《摇篮》,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小诗,它以摇篮为载体展开美丽的想象,将自然界的事物现象比拟为摇篮和宝宝。儿歌用词优美,描述性较强,内容和意境比较适合用画面表现出来。于是,我根据儿歌的内容,制作了四幅美丽的背景图,每一幅配上与儿歌内容相匹配的文字。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使幼儿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儿歌的内容也就自然明了了,边观察,边学儿歌,就比较容易掌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利用具体实物、图形等视觉的形态将儿歌的内容以形象的图表方式呈现出来,借助图谱这一视觉材料刺激幼儿的感知觉,让幼儿边听边对照,使幼儿“听之有物”,可以有方向地去欣赏儿歌,易于理解儿歌中所描绘的生动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进而能感受和聆听儿歌的内涵。 二、以图谱为载体,引导幼儿描述、讲解儿歌
在幼儿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描述、讲解图谱画面,了解儿歌内容。在这一环节,我们让幼儿自由表述,给幼儿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实践运用已有表述经验的机会,从而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幼儿经验不足,他们往往急于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因此表述思路较为混乱,重点不明确。如,有的幼儿在描述中关注画面的人物,有的幼儿注意观察画面的背景,有的幼儿他们喜欢描述人物的各种动作表情,有的幼儿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儿歌。在幼儿讲述后,我们可以对幼儿加以点评,让幼儿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在肯定的同时,把存在的问题纠正引导,这样会使每个幼儿都受益,会让幼儿在以后利用图谱学习中尽量避免同类错误。通过表述,也使幼儿借助同伴的经验提高幼儿理解图谱的能力。
通过这一方式,帮助幼儿在文字与图谱之间建立联系,逐渐从具体向抽象转换,从口语向书面语言转换,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儿歌的能力。 三、以图谱为中介,帮助幼儿朗诵、记忆儿歌
朗诵儿歌是儿歌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理解之后,儿歌朗读活动也以图谱为媒介,培养幼儿自主朗读能力。由于图谱排列的顺序与儿歌内容的顺序一致,并一一对应,幼儿可以边看图谱边朗读,按图谱指示从左到右地朗诵,视听觉同步,使被动的念儿歌变为主动的阅读儿歌,阅读的方法、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久而久之就会促进幼儿的口语向书面语的转化,初步形成前阅读能力。
还是以《摇篮》为例,这首儿歌很长。我根据儿歌的内容制作了图文相结合的形象图谱,以图谱的视觉提示,把儿歌的内容具体直观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将幼儿还不能认知的文字,用图谱符号进行标识。我将儿歌中凡是有“摇篮”的地方,都用相应的实物图来代替,对于儿歌中的星星、白云、鱼、浪花等名词也标上相应的形象,这样幼儿一看图谱就知道了儿歌的内容,帮助了幼儿的记忆。为了强化幼儿的记忆效果,在幼儿基本掌握儿歌内容的基础上,慢慢遮挡部分图谱直至撤离图谱,使幼儿很快就理解和学会了儿歌。
有了图谱这样形象化依靠物,幼儿学习儿歌的效果更加好,兴趣也更高了。幼儿在看图谱朗诵儿歌时,图谱与儿歌一一对应,视觉活动与听觉活动同步进行,口语表达与图谱感悟一一对应,幼儿的学习呈现一个主动学习的状态,因而有效地促进了口语和书面语的转换,提高了幼儿阅读的效果。
四、以图谱为依托,引导幼儿迁移、创编儿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园文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感知文学作品,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因此,仅仅让幼儿的学习停留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是不够的,还需要帮助幼儿将作品内容整合并纳入自己的经验范畴,使得他们的直接经验与文学作品的经验实现双向的迁移,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仿编”“创编”。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是依靠事物的具体表象进行联想和简单的创编。年龄越小,对于事物的直观需要越强,它是以一个词、或多个词为单位的简单替换。如,小班儿歌《绿色的世界》,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答画出相关的内容,“绿色的××”,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使他们再次念时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实物。到了中大班,可让幼儿利用绘画的方式,描绘出事物的形象图谱,帮助幼儿进行创编。如,在学习儿歌《梳子》后,教师指导幼儿用儿歌的眼睛去观察理解周围环境中“还有什么东西像梳子”,并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画出相应的物体,然后模仿儿歌中的句式进行仿编。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但进一点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还为下一步扩展想象和语言表述打下了基础。
儿歌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利用图谱使幼儿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且学有所得,努力实现通过最初的教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适宜的,才是有效的。”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只要我们努力,定能找到一种最适合幼儿学习儿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淼泉中心幼儿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d9042a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