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测试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

2022-04-28 03:11: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测试语文试卷 Word版缺答案》,欢迎阅读!
南京市,江苏省,中华,学年,高二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江苏省中华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测试试卷

高二语文

本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 一、现代文阅读(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书院楹联多含导化性情、启迪智慧之意蕴,也是儒家文化在书院中最直接的体现。江西白鹿洞书院楹联曰:“泉石可人,烟霞友我;青山傍屋,绿树盈门。”朱熹评此地“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读书之所”,书院这种选址观念主要是受到儒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即顺应天道,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儒家学派认为,自然山水具有某种与人的精神品质相类似的形式结构,具有德化的作用。“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凤凰山敷文书院联) 中和、蕴藉正是儒家对人的涵养所要求的一种极高境地。书院的创立者大多认为,书院培养人才的目的并非仕途经济亦非文思辩才,而是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即一方面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传播道业,济世救民。正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跋》中所言:“窃观古者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东林书院有著名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摘编自冯刚、田昀相关论文)

材料二:

主持人(《光明日报》“智库问答”专栏记者)历史上,书院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也是思想、文化、观念交流碰撞的地方,可以说是名家大儒荟萃、群星竞相闪耀。历史上的传统书院缘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给现代教育带来哪些启发?

肖永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传统书院带给现代教育很多启发。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书院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宗旨和人才培养理念。无论是在自然环境的选择、人文环境的营造方面,还是在教育内容、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形式方面,传统书院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例如,传统书院教育追求“求学”与“求道”相统一,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将道德情操、健全人格、社会任感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传统书院教育师生关系密切,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感召力,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深受其影响和感染;传统书院教育提倡自由讲学、自由研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经常切磋商榷、质疑问难;传统书院教育尊重学生禀赋、个性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主持人:清末时期,传统书院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纷纷转化为新式学堂。历经沧桑后,如今得以完整保存的书院可谓凤毛麟角。进入新时代,存世的书院应该如何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现代社会培养现代人才?又该如何打造“活的书院”?

吴国富(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打造“活的书院”,必须认真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书院教育应当以儒家经典为核心,以积极入世、承担社会责任为主体精神,若背离这一主体精神,就不能称之为书院教育。知行合一,知与行良性互动、互相促进,是衡量书院教育效果的主要指标。能知不能行,或按照刻板的教条去行为,都无法取得真正的效果。总之,针对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进行专门教育,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实践,不断进行反思、反省,不做“两脚书橱”式的人,不做“嘴长手短”的人,不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做社会的“看客”“说客”,以内化于心的人文素养为根本,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现代社会喜欢和接纳的人才。当现代社会对书院建立不可或缺的联系时,书院就能“浴火重生”了。

主持人:书院千年,为中国文脉传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千年之后再回望,书院留给我们最

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我们如何更好地传承书院文化和书院精神?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中,书院可以提供哪些力量?

肖永明: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努力挖掘传统书院教育资源,从中汲取智慧,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兼具传统书院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在学术创新方面,应当弘扬历代书院先贤的创新精神,发挥书院的独特优势,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和现代价值的研究,为学界奉献具有原创性的高端学术成果,以学术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文化传播方面,应当利用当代最先进的传媒手段,充分体现书院文化传播、社会教化功能,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弘扬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书院文化传千年”系列报道)

材料三:

谈剑桥,可从不同的角度与观点着眼,就教育制度来说,剑桥的特色是她的书院制。剑桥大学不止是一大群“学部”的组合,更是一大群“书院”的结合。她是一个由书院结合而成的联邦团体,故剑桥亦称为“书院式的剑桥”。剑桥现在共有30个学院。最老的圣彼得书院已经有七百年的高寿,最新的罗宾逊书院则刚刚诞生不久。30个书院,有30风格30种情调。从伦敦去剑桥,你心目中只有一个剑桥大学,但到了剑桥,你只看到一个个书院。诚然,书院是剑桥的灵魂,讲剑桥不讲书院,就像讲《王子复仇记》漏了丹麦王子。

我们看到现代大学越来越向“综集大学”趋进,学术日益专化,人际关系日渐疏离,教育与生活裂为两橛。剑桥书院重视居息一堂,重视生活性情之陶治与知性之启发,实值得借镜取鉴。剑桥书院制是成长的,不是创造的。刻意模仿、大可不必,亦难有功,但如能取其精神,配合本土社会文化模铸之,则宜为有心于大学教育者所深思。 (选自金耀基《剑桥书院制的特色》)

1.下面有关我国古代书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A.选址多为风景优美之地,将自然美纳入书院之中,使之成为道德教化的一部分。 B.精心营造人文环境,寓教化于生活之中,楹联文化直接体现了书院的儒家文化 C.教师中有学范德高的大儒,引领、感召学生,学术上师生常切磋商榷,质疑问难。 D.教育上“学“道”统一,仕途经济、文思辩才与传道济民、担当天下不分伯仲。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A.吴国富认为只要以“知行合一,知与行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来衡量书院教育效果,就能在新时代打造“活的书院”。

B.肖永明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传统书院人才培养智慧、学术创新精神、文化传播手段,以更好地推动当代文化繁荣发展。

C.肖永明和金耀基都认为,书院可以带给现代大学教育很多启发,如书院的教育宗旨、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方式等可用来改善现代教育

D.金耀基认为,现代大学向“综集大学”趋进,导致了学术专化,人际关系日渐疏离,教育与生活裂为两橛。

3.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A.三个访谈问题经过精心设计,紧密围绕“传统书院”和“现代”两个关键词,问题之间没有其内在逻辑的连贯性。

B.三个开放式问题给予受访者较高的作答自由,从历史到现在和未来,很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C.主持人在提问时使用了“传道授业解惑”“名家大儒荟萃”“缘何”“凤毛麟角”这样典雅的语言,符合受访者身份。

D.主持人提问时,使用了“活的书院”这样生动形象的表述,既切合谈话主题,又激发了受访者畅谈的兴致。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1 / 3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10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4.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B.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C.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D.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固求市之固:本来

B.我书比钟繇,当抗行 抗:相当、匹敌 C.使人耽之若是耽:爱好而沉浸其中 D.谓羲之当候己候:看望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王氏诸少并佳或取诸怀抱

B.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置杯焉则胶

C.当举群相送耳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羲之书为世所重则芥为

之舟

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文中划波浪线的例句相同一项是()(3分) 例句:人未之奇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是指堂房亲属,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

B.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字体,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隶书”。

C.《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D.母丧,即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羲之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他对自己的书法也很自信,当时的世人就很看重王羲之的书法。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10.将以下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1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唐·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①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

②伏腊:伏祭和腊祭。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两句互文见义,扣住诗题,点明了永安宫正是当年蜀主刘备巡幸和驾崩之处。 B.颔联紧承上联,由今及古,展开想象,遥想当年仪仗威严、玉殿凌空的景况。 C.颈联描写“巢水鹤”、“走村翁”的画面,渲染出先帝庙的热闹与香火旺盛。 D. 尾联写到先帝庙旁的武侯祠,作为臣子的诸葛亮与先主同享世人的凭吊和祭祀。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不能明辨是非、正直之士遭到排挤以外,还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的黑暗现实。

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 ”,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3)柳永的《望海潮》中的“,”,高度凝练地选取两种典型景物,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4《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写自己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无际和天地万物的繁多的句子是: “,”。

5)在《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6)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 ,”,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表达的意思相似。 三、语言文字运用(3分)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

2 / 3


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_ 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_ ,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就在这_ 连对坐争辩都得规避俗事、政事以避祸的“清谈时代”,玄学家何晏带着一剂名为“五石散”的药方华丽登场,由此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 A. 明哲保身 与生俱来 处心积虑 人人自危 B. 全身而退 与生俱来 殚精竭虑 人人自危 C. 全身而退 天赋异禀 处心积虑 提心吊胆 D. 明哲保身 天赋异禀 殚精竭虑 提心吊胆 四、写作(50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20121210日,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式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并在晚宴中致辞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的伟大用处。”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王安忆在复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说,生活中一味追求有用,舍弃无用,会让生活质地单一而坚硬。庄子也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在处处讲究实用的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无用”之事、之物,却有其自身的“大用”。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你对“无用”有怎样的理解?班级举行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班会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c30215e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