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猿啸”意蕴分析

2022-04-12 01:17: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中的“猿啸”意蕴分析》,欢迎阅读!
诗中,意蕴,分析
唐诗中的猿啸意蕴分析

作者:张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7年第04



诗是诗人情感的外显,其意象的运用就是为表现诗人的内心情愫。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诗人在写景中抒情,情包含在景中,孟浩然乘舟停宿在桐庐江的时候,怀念远在扬州的友人,他这样写道:山鸣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时,月照一孤舟。时值日暮时分,苍山落日,诗人伫立听到从深山处传来的一阵阵凄清的猿声,悲情顿生,寂寥之感笼罩心头,再加上逝水匆匆,冷月孤舟,更增一层悲情。孟浩然正是以写景之心理言情,真是会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猿啸声就是景语最突出的代表。

猿啸来表达诗人的愁苦心情,在唐诗中是非常普遍的,不独李杜二人,也不独白居易《琵琶行》中杜鹃啼血猿哀鸣的句子。宋之问在《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中有: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的诗句,即是宋之问被贬南窜途中,经行南山时听到的在树林间跳跃的玄猿的啼叫声,顿时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诗人在长途跋涉中,心情悒悒寡欢,内心愁苦无限。孟郊在《巫山曲》中写道: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在《巫山行》中还写道:见尽数万里,不闻三猿声。孟郊在古峡中愁绪苦情,两者交织成一片,让孟郊自然想到了古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作裳,猿声让孟郊怅然若失,感慨万千。 韩愈于贞元十九年因上书请宽民谣,被贬为连州阳山令,后遇赦,到江陵任法曹参军,途径衡山,他写下了《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其中有诗句云:猿啼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这样的景语中既流露出对仕途蹭蹬的不满,内心是凄苦的,但韩愈比其他诗人多了一份旷达,一份超脱,但愁绪满怀却是显而易见的。连州这块蛮荒之地既让韩愈身陷愁惨,也让因参加王叔文革新活动被贬的刘禹锡两次亲临,他与同样遭贬谪的柳宗元在衡阳作别时写下了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的诗句,听三峡的愁肠欲断的猿啸声,更牵惹诗人望乡的凄苦,离别的哀惋,诗人心已伤楚之极,更那堪那时断时续催人泪下的哀猿悲啼呢?

这种用猿啸来表达诗人愁苦心情的意象一直绵延的晚唐,李商隐的《楚宫》诗: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李商隐借吊屈原,实为表现内心对社会现实与个人身心的感慨,经霜的枫树和哀鸣的愁猿,构成一幅凄凉的秋夜图,景象凄述,愁情如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bf5222c0b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