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人类学,第13章》,欢迎阅读!
第13章 班级生活与学生文化
个人(学生)
研究学生发展
班级生活
集体
学生文化
◇研究主题:“班级生活与学生文化”对学生发展及学业的影响 ◇研究问题:
问题1
①研究问题:文化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②结论:文化可按价值取向划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主流文化指以教师的行为规范为主导的,成人社会文化;亚文化是指学生代表的同辈群体文化,其中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亚文化包括年龄,个性特征,社会背景,家庭风貌,学校教育,同辈群体等),亚文化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并构成不同于旁人的独特的另群体特征。 ③教育学意义:
A亚文化的独特性不容小觑,由此在教育学领域里,在注重“促使个体社会化”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的个性化”,更应侧重于“因材施教”
B亚文化更容易直接作用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更要注重利用好亚文化中积极向上的成分,以此来推动教育的施行和助力主流文化的扩散。 问题2
① 研究主题:学生文化的背景成因和特征 ② 结论:
⑴成因具有多方面:
A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需求,也相对地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见白芸研究p364)
B同辈群体作用: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会有自己交往的同龄群体,在交往中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规范,从而构成独特的文化形态。受青少年自身的交友需要和身份认同决定。(见科尔曼研究p364) C师生关系作用:师生间的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特定的群体气氛和行为模式,从而营造不同的文化。(见海明斯研究/白芸研究p365)
D家庭及社会影响: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就业影响反过来会作用于学生对自身的定义,甚至波及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见奥格布研究p366)
E校内外文化作用:社会政策以及一般的公共舆论对学生文化有明显的作用(见美国学者研究p367)
⑵学生文化的特征
A被濡化和生成涵化性:学生文化是在学生接受社会主流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个人接受社会规范、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文化传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文化的代沟性是学生由童年向成年文化演变的产物,是将其自身与社会之间的冲突点进行不断的调整适应而得到的(见斯平德勒研究p368)
B过渡性和互补性:学生文化是一种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的文化现象,使学生群体到儿童卖相成年的一种过渡性,阶段性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学生文化是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相互妥协的产物,是学生群体在正常交往中自发而成,是一种非正式的影响;而叛逆性则是学生文化必然要与父辈文化相冲突时具有的叛逆特点;(见米德分析p370);学生文化中也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情境性和多样性:学生文化具有主题发展性,学生文化的主题反映了特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和教育水平的特点;学生文化的时代转变与情景差异也是十分明显。 ③ 对教育学的意义:
我们可根据学生文化的成因设定方案,将其积极运用和改造,促进教学。例如,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他们的心理需求,制定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案;挖掘同年龄群体中的正能量,使其影响、带动该群体的学生,促使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发展;改善师生关系,少责备多鼓励,建立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注意校内外文化的作用,不排斥校外文化,多利用其积极成分,促进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bf00ac456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