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黄河夜泊》诗词赏析

2022-08-26 16:18: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流芳《黄河夜泊》诗词赏析》,欢迎阅读!
夜泊,黄河,流芳,赏析,诗词
李流芳《黄河夜泊》诗词赏析

黄河夜泊

明代: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译文

月光下黄河横躺,月光下战场似的黄沙漫漫。 轰隆隆的奔流翻腾不息,荒野伸向无尽的远方。 书信难寄遥远的会稽,去燕台的路啊还很漫长。 我这样长年的四处漂泊,竟再也不觉得是客居他乡 注释 寒沙:寒冷的沙滩。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平野:平坦的旷野。

天荒:极言空间无尽或历时久远。 吴会:吴地的会稽,即作者故乡。 燕台:指燕京,今北京。明朝的京城。 创作背景

明熹宗天启二年( 1622),诗人离开客游经年的南京,怀着“长 有时到”(《白门七夕》)的自信,北上京师应试。当时明王朝已 处在风雨飘摇、内外交困的境地,朝政 * ,阉党专权,地方势力的反叛 和农民起义迭起。作者满怀羁旅愁思和无路报国的忧叹写下这首诗。

赏析


一二句以写意笔法挥洒出一幅幽美壮阔的黄河月夜图。“明月黄 夜,寒沙似战场。”首句应题而起,点明时间地点,用语平淡无奇, 如随口吟出,却神完气清,境界浑然,可谓发兴高远。诗人伫立月下, 凝神遥望,但见黄河东去,没入苍茫夜色之中;沿河两岸,铺展着一 片沙滩,因为月光映照,沙滩显得格外空阔绵远,冷寂凄凉。眼前景 象激起诗人沉思遐想,“似战场”,则表 * 之所向。寥寥三字,突兀而 来,挟带着深沉的叹息,表达出诗人对国事时局的忧虑,隐隐透出一 片报国之意。

三四句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渲染水流的气势。“奔流”句承上联 “黄河”,奔流”一词在此有二用:一是以“奔”之“流”指代黄河, 从而避免字面重复;二是状水势的湍急迅猛,道出黄河的特性。“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其景象已经十 分壮观,再加之声音动地,就更令人心惊魄动,望河兴叹了。“平野” 句承上文“寒沙”,描绘大河两岸辽阔而苍凉的景象。平坦如砥的原 野向四方延展,广大荒远,似与天接,尤其在星月辉映的夜里,更给 人以浩茫无垠的感觉。这个联看似纯写景物,其实也融会着深沉的情 思。那奔腾不息的河水,震天动地的水声,像金戈铁马,千军突进, 似乎激起诗人心潮的波荡、轰鸣;那连接着远天的广漠原野,像一幅 巨大的历史画卷,闪现着王朝兴衰、逐鹿争战的情景,牵动着诗人的 神经。二句中,有动景有静景,有物象有心声,动静相配,心与物合, 极富于神韵。

五六句写作者面对喧嚣的黄河发出的感叹。刘勰云:“春秋代序, 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王夫之也说: “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姜斋诗话》)正是因为眼前奔腾喧 嚣的黄河,似战场的寒沙平野,刺激着诗人的感官,触发他对时局和 社会人生的思考,才使他慨然发出“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的感 叹。“燕台路”,指作者进身受任、报国建功之路。“书难达”,见 离乡之遥远;“路正长”,言前途之渺茫,真切表露诗人对家乡亲朋 的思念和忧国伤事之情。有家难归,有国难投,举步维艰,诗人的境 遇可算是困窘到极点了。此二句直抒胸臆,全是写情,但透过诗句表 层,南国的辽远,北野的苍茫和诗人南顾北望、引领长叹的情态都鲜 明可见。这种寓景于情的写法,丰富了情感的内涵,增强了诗的形象 性。


七八句写作者对自己长期漂泊感到伤感。“寄卧郊扉久,何年致 身?”(马戴《灞上秋居》)漂泊已非一日,不过还得飘流下去。 难以名状的悲哀涌上心头,诗人不禁发出痛苦的 * :“男儿久为客,不 辨是他乡!”沉重的语调中。充满夙志难酬的怨愤和无可奈何的伤感。 全诗在哀叹中结束,留下深厚的余味让人品尝。

全诗由写景入手,从视觉、听觉的感受中展示黄河夜景,动静相 映成趣,既衬托出心境的凄清,心潮的激烈,又触发起对自己处境的 联想。“书难达”、“路正长”语意双关,怅叹深重,既透露出怀乡 却难归的无奈,也暗示了仕进目的的不易达到。作者还由此宕开一步, 用欲擒故纵的手法,以久客异乡之心竟“麻木”不辨,反衬出乡情的 深挚。诗中使用白描的手法,质朴简炼的语言,浅近率直的方式抒发 游子的复杂感情,耐人寻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bd9cba4a0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c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