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康德说

2022-07-29 23:18: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欢迎阅读!
康德,德国,哲学家
感触中国传统文化唐诗宋词的美

摘要: 唐朝宋代,已随历史长河悄然远去;唐诗宋词,却如耀眼明珠愈加明亮。它在书山峰巅闪闪发光,它在学海深处熠熠生辉。它再现了历史,光照着现在,辉映着未来。它是民族语言凝缩的精华,它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它的营养滋养了五千年中华文明之树,的光辉照耀着亿万万华夏儿女之心。吟诵佳词妙句,品味酸甜苦辣,在甘美中咀嚼历史的沧桑,在愁绪中体会人生的苦涩。

关键词:唐诗 宋词 穿越时空 传统文化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一切艺术里,诗的艺术占着最高的等级。诗是中国文学

发展出现最早的文学体裁。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在这片古老的国土上,每一寸土地都蛰伏着诗的精灵,每一方空间都飘荡着诗的温馨。可以说,诗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和母体。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长河,它千回百转,千淘万漉,使两颗明珠浮出了水面。它流光溢彩,穿越时空,照亮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长廊。它就是滋养了中华民族近千年,并让世界为之震撼的唐诗宋词如果把中国古典诗词喻为悬挂在天宇中的星辰,唐诗宋词就是群星中璀璨夺目的双子星座,面对它,们永远骄傲,永远新鲜,永远心旌摇动。

启功说,先秦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喊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明清诗是仿出来的。仔细想想,确实很有道理。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其文化基因库是《诗经》,其文化峰顶是唐诗。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其精神方式主要是通过诗来表达。翻开《诗经》这本厚重的典籍,扑面而来的是远古的风神和韵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样的诗,只有在那样的天空和土地芳香的氤氲下,才能长得出来。那真是一片天籁,纯乎自然之声。而唐诗确实是喊出来的,因为那个时代太宏大,诗人必须用尽自己的力量,扯起嗓子,放开喉咙,才能喊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放声一唱,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有博大的胸襟,恢弘的气度,高度的自信,才能从容不迫唱出这样的豪情,泱泱然一派大国之风,殷殷然有黄钟大吕之音。筚路蓝缕的陈子昂挺立在幽州台上,面对着无限的时间和无垠的空间,如春雷炸响般高唱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声愤懑的长啸,远接《离骚》余韵;慷慨悲壮的歌声,近开唐韵大宇。这一声像从历史深处腾出,唤醒了永远辉煌的盛唐诗唐代最耀眼的巨星李白登场了,他配合时代的最强音,以震动千古的气势唱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其势如猛虎,其声若雷霆,真是横扫千军如卷席!你能听出这是“晚年唯好静,一心只向佛”的王摩诘的呐喊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论多么狂猛的风雨,都掩不住这种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忧国忧民的声音,正是这个宣言的杜甫,把盛唐精神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钱钟书说过,宋以议论入诗,是想出来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既能意会又可言传,多会讲道理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探究也是诱导,更是一锤定音。正如缪钺所论“唐诗以韵神,故浑雄,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芍药海棠,秾华繁彩;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而到了明清两代,这个民族的想象力渐趋枯萎,心灵的天空日渐黯淡,诗,只能是在书生摇头晃脑的苦思冥想里“仿”出来了,看来看去,“总脱不了鹅黄的底子”

唐诗的发展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初唐飘柔清丽,盛唐浪漫潇洒,中唐冷峻沉雄,晚唐感伤凄清。吴经熊先生别出心裁分唐诗为春、


夏、秋、冬四季,其春季包揽初唐诗人、李白、王维,夏季包括杜甫和战时诗人,秋季包括白居易和韩愈辈,冬季有“小李杜”、温庭筠等。当然春季还应囊括孟浩然、高、岑及早期的杜甫。这个春季实际上即是前人所谓唐诗的少年精神,或称之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盛唐气象。钱钟书先生也说过:“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因此可以说唐诗最令人醉心的就是这种才气发扬的少年精神。唐诗彰显了唐人重视事功、富有理想、胸怀开阔、热情豪迈的总体风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的事功精神;“济苍生,安黎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登高丘,望远海”“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的广阔胸襟;“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豪气热情,这就是唐代的精神风貌。唐诗刻写历史,刀刀见血;鞭笞黑暗,字字带泪;思索人生,笔笔入理;憧憬光明,它声声不倦。它是历史的凝固,也是现实的观照,是文人的妙笔,也是哲人的沉思。它的长河落日,它的孤蓬扁舟,它的塞外鼓角,它的涧边幽草,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唐诗还在轰轰烈烈的时候,词在不经意中形成了,带着几分娇艳,几分腼腆,几分感伤,默默地潜入艺术的园地。人们起初不以为然,因为浩如烟海的唐诗将她覆盖了,唐诗已成余响,宋词理学的魔方中逞能的时候,人们猛然惊艳于她的风韵了。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苑囿中新生的一朵奇花!“词之花”在宋代的诗歌苑囿中开放得最为灿烂繁华!她异军突起,以其芬芳绮艳的美丽独树一帜。她后来居上,掀起“惊涛拍岸”的声势,呈现“涛似连山喷雪来”的气派!宋词艺术成令后人赞赏不已:由于博采众长,遂自成一家,句式更富于变化,形式更加灵活,语言更近于生活,更有利于表达思想,抒发胸臆,哀可歌,愤可唱。宋词融抒情与写景于一炉,情景交融,其细致微妙处,甚至比唐诗有过之而无不及。宋词以其真动人心魂,以其美悦人视听。它擅藉景物显隐幽之情,诉身世之感,表飘零之思,吐相思之苦,抒沦落之悲。它以抒发性灵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艺术手法渐趋多样,在婉约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雄、典雅精工、骚雅清劲、密丽险涩等多种风格

唐诗是豪饮高歌,宋词是浅斟低唱;唐诗是青春的腾跃,宋词是迟暮的远行;唐诗是生命的告白,宋词是心灵的私语。唐诗是高大挺拔的树,宋词是香艳绮丽的花;唐诗是浩浩奔涌的河,宋词是涓涓流淌的溪;唐诗似丽日晴空,巍峨高山;宋词如丝雨薄雾,窈窕深谷。唐诗似壮士挥戈,视死如归;宋词如娇女步春,顾影自怜。唐诗是笑傲江湖醉酒狂欢的洒脱,宋词是秋雨纱窗悠然品茗的温馨;唐诗是搏击奋进的煌煌火炬,宋词是栖惶短憩的袅袅心香„„品读唐诗宋词在清丽中感受刚健,在苍凉中体悟壮阔。难怪古人对唐诗宋词“视之 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 以山水为喻,唐诗就是云蒸霞蔚的高山峻岭,唐诗则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于大气中体味意境高远;宋词就是幽幽浮萍下的潺潺流水,宋词则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于精细处体会意绪飘渺。以四季为喻,唐诗如秋末冬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丰硕背后有苍凉,苍凉更显成熟美;宋词如春末夏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优美背后是忧伤,忧伤更知真情美。

唐诗宋词的美为何会是截然相对的美?究其深层次原因,无非就是当时的社会气质决定了文学的品味。大唐的傲骨铸就了唐诗的气度,宋朝的柔风吹就了


宋词的韵味。理性与感性,言志与抒情,意境与意绪„„两种美,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构成了中国古典有韵文学中最为纯美的二重奏,让人心旷神怡,令人如痴如醉。生而有幸,能读唐诗也知宋词略通一二,便妄言之,但是,读之思之,美在心间,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既然快之,何不大读特读,放不辜负这两朵奇葩。就这样,做个爱诗喜词的沉静的读书人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bb9773fed630b1c59eeb56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