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叟》白居易唐诗鉴赏

2022-07-22 08:15: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陵叟》白居易唐诗鉴赏》,欢迎阅读!
白居易,杜陵,唐诗,鉴赏


《杜陵叟》白居易唐诗鉴赏

杜陵叟白居易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牓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白居易诗鉴赏这是《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首。据《资治通鉴 ·唐纪 ·宪宗纪》载: “(元和四年)上以久旱,

欲降德音。林学士李绛、白居易上言,以为欲令实惠及人,无如减其租税。 虽然宪宗颁布了免税的命令,但具体执行命令的官吏们依旧瞒上欺下,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得到丝毫的缓解。这首诗通过杜陵叟在大旱之年的不幸遭遇,严历谴责了贪官污吏们的卑劣行径,替被剥削压迫者发出了不平之鸣。居住在杜陵的老汉大概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老农,他辛勤耕种着一顷多非常贫瘠低产的土地。诗歌的第一句话,虽只有短短的十三个字,却点出了作品的人物、居住的地点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蕴含了丰富的信息,也完全符合《新乐府序》所谓 “首章标其目 ”的要求。杜陵叟仅 “种薄田一顷余 ”,说明种田很少,而 “田 ”又以 “薄 ”字修饰, “薄 ”指土地的贫瘠,产出低。由此可见,一旦遇到雨旱灾荒之年,杜陵叟一家衣食



来源便可能有断绝之患。这就为下文杜陵叟的不幸遭遇作了极好的铺垫,诗人主张诗歌语言应当平易浅显,但浅显的语言,运用得当,也能传达出丰富的内容。接下来就是叙述杜陵叟在灾荒之年的不幸遭遇。是春天遇到大旱,麦苗枯死,致使夏天几乎没有收成,这是一层灾祸;继而秋天降霜提前,秋季作物禾穗没有成熟便枯萎青干,这是第二层灾祸。对于普通农家百姓来说,接连遭到这两层灾祸的打击,则其一年中所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无从筹备,一家人处在衣食无着中就可想而知。然而,地方长官明知灾情严重,庄稼欠收,却偏偏为了个人私利,谄上欺下,急征暴敛以赢得上司的青睐,作为自

己升迁的资本。这是杜陵叟遭遇的第三层灾祸。前两层是天灾,后一层是人祸,天灾人祸加在一起,所以他只能 “典桑卖地纳官租 ”,顾不上 “明年衣食将何如 ”了。 “典 ”是抵押的意思,为了交纳官租,杜陵叟不得 “剜肉补疮 ”,把仅剩的一点赖以生存的东西都典当出去。诗人以简单平直的语言叙述了这个老翁的故事。而字里行间却见出封建官吏们对百姓的压榨。孔子关于 “苛政猛于虎 ”的感叹在这里找到了鲜明的例证。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 ”,既是那些深受灾难的平民百姓在发出愤怒的呼声,也是深刻了解人民疾苦的诗人对那些残暴官吏的强烈斥责。此诗写到这儿,杜陵叟所受的灾难、下层官吏的残暴,百姓的愤慨都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但诗人似乎意犹未尽,他要连皇帝也讽刺一下。因为诗人上




奏章的缘故,天子终于了解了百姓受灾的情况,大动 “怜悯之心 ”,迅速颁布 “德音 ”,对京城附近地区今年的赋税全部予以免除。然而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 ”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牓乡村。 ”当那些受灾的农民们典桑卖地,勉强凑够赋税之后,里胥们方才到门贴出了免税的布告。农民们受了皇帝的口头恩惠,并未得到任何实际好处。但皇帝的 “恩典 ”却还是要谢的,这真是莫大的讽刺。这首诗通过杜陵叟在灾荒之年的遭遇,反映了农民们所受的深重灾难,揭示和抨击了下层官吏的横行残暴,以及封建最高统治者 “施恩 ”的虚伪性。诗歌的揭露性和批判性非常强烈。全诗从杜陵叟落笔,在描写他连遭干旱早霜等天灾的同时,重点将笔墨放在对下层酷吏的不恤民情,急征暴敛、谄上欺下的揭露上,客观上告诉人们,官僚们人为对农民的迫害远比自然灾难严重得多。而对皇帝,空洞的赞美是幌子,骨子里却是嘲讽。作品语言通俗,三言、五言、七言句式交错使用,而韵脚转换自然,读之朗朗上口,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这首诗同时也反映了白居易讽谏诗的另一特点,那就是率直、深刻,很少雕饰。作为一个为民请命的谏官,这种正义、耿直的精神极为难能可贵;而作为一名诗人,这种作品也就难免存在尖锐犀利有余而韵味不足,经不起反复咏叹的弱点。也许正因为此,这首诗才能在 “牛童马走 ”之口广泛流传。然而正是这一点,成为后代诗论者訾诟的话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8e72df1d2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