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们为什么要加入群体》,欢迎阅读!
二、人们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答:人们加入群体是要完成某项任务或是要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具体说来,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如下需要和满足。1、安全需要。2、情感需要。3、尊重和认同需要。4、完成任务的需要。 三、简述影响群体的发展阶段?
答:塔克曼认为群体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形成阶段、风暴阶段、正常化阶段和发挥作为阶段。 1、形成阶段。2、风暴阶段。3、正常化阶段。4、发挥作为阶段。 四、影响群体规范的因素有哪些?
答:群体规范的建立和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
1、个体的特征。群体成员智力越高,他们就越不愿意建立和遵循规范。例如,比起工厂里流水线作业的班组,一个科研小组更不容易形成行为的规范,因为后者往往更倾向于视自己为具有独特价值观、人格、动机和个体。
2、群体构成。同质群体比异质群体更容易确认规范。
3、群体的任务。如果任务较常规、清楚。那么规范容易形成。
4、物理环境。如果成员们工作地点离得近、相互作用机会多,则容易形成规范。
5、组织的规范。多数群体规范与组织规范是一致的,但如果群体成员不赞成组织的规范,他们就会发展与组织规范相对抗的规范,如怠工、罢工等。
6、群体的绩效。一个成功的群体将维持现有的规范并发展与其一致的新规范。而一个失败的群体将不得不改变有关的规范,而重建一些可能导致好结果的规范。
7、心理因素。群体规范,特别是非正式群体的规范的形成,受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 五、影响内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群体内聚力的高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里只能讨论一些主要的因素。
1、群体的领导方式。2、外部的影响。3、群体规模。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5、班组的组合。6、与外界的隔离。7、群体的绩效。8、情景、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个性特征、兴趣和思想水平等其他因素。
在管理工作中应该重视上述因素对于群体内聚力的影响,促使群体形成健康而积极的群体气氛,增强内聚力。
六、群体决策有哪些方式?
答:1、缺少反应。2、独裁原则。3、少数原则。4、多数原则。5、完全一致原则。6、基本一致原则。 七、人际关系有哪些功能?
答:1、产生合力。“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都是讲这样一个道理:即许多人按照正确的方式联合起来,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形成整体效应。在人际之间创造民主、团结、互助的心理气氛,理顺关系,消除内耗、集中精力、一致工作,是形成合力、实现整体效应的基本条件。当然,在一个人际关系紧张的群体里,内耗不断,也必然会产生“负合力”。
2、形成互补。在一个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集体里,人们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是在多方面的双向交流中产生能力上的跃迁和增值行为。人的经历、知识结构、能力、性格特征各自有别,互有短长,要完成一项复杂的工作,组成一个有作为的集体,必须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一个人为了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就会有意识地改善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与身边的同事顺畅地交流思想、交流智慧,产生互补行为。 3、激励功能。在群体里,人们之间会产生一种类似共生的作用,人们之间相互激励,给群体中每一个成员带来创造的活力,造成智力、体力的跃迁,使奇迹出现,这就是人际关系的相互激励功能。
4、联络感情。人有合群需要,不愿意孤独、独处。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条件。改善人际关系,加强感情联络,对任何人都是必要的。
5、交流信息。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人际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结构本身也可以得到改善。
八、研究人际关系有何意义?
答:研究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不仅能有力地推进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没有平等、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不仅执政党不能与群众密切联系,而且会因为关系不正常而影响安定团结,不利于改革开放,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另外,研究人际关系不仅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问题,更
重要的是,要根据人际关系的内在规律和社会职能,结合实际,设计科学的人际关系结构,并通过有效的协调,使其达到最佳状况。这正是科学地管理社会,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的关键。 九、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人际交往的原则是:1、平等原则。 2、互利原则。 3、信用原则。 4、相容原则。
十、试述影响群体和工作绩效的因素? 答:影响群体行为和工作绩效的因素有:
1、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群体问题的研究最早是从研究人对人的影响开始的。早期研究发现,一个人单独工作同有别人在场观察或与别人一起工作时相比,工作的效率很不相同。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会有明显地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助长作用”。在另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面会大大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抑制作用”。 2、群体规模即组成一个群体的人数多少。其对群体行为的影响曾被广泛研究,发现有如下结果。①小群体(7人以下)比起大群体,往往内聚力更强,更倾向于寻求一致性。②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成员的工作满意感降低。③大群体比小群体决策速度慢。
3、群体结构就是指这些结构的有机结合。不同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其自己的特征,他们的特征有相似的(同质群体),不相似的(异质群体)。这些将影响整个群体的绩效。
4、群体规范指导成员的行为朝向群体的目标。管理人员应该注意群体的规范是否与组织目标一致,因为规范对成员行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5、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
6、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十一、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答:在组织中,改善人际关系必须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入手。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应主动引导群体内的人际关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包括创造有利的群体环境和交往气氛,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制订必要的措施;搞好民主管理,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和训练群体成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做过细的思想工作理顺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等。群体成员应自觉地加强修养,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重视性格锻炼;加强自我意识;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837a23495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