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现状探析》,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现状探析
作者:杨红鲜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5期
摘 要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各个高校中,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探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对促进高校教育的和谐发展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关键性的作用,文章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存在的典型形式以及存在的原因三个角度客观分析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 关键词 大学生群体 非正式群体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进行著名的霍桑试验后相对于正式群体提出了非正式群体这一概念,也称作“同伴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一种自然结合成的,结构无固定形式,成员活动和成员相互关系无明文规定的群体。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大学生正式群体而提出的,是在正式群体之外以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为基础,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自发产生的群体。
1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与正式群体相区别的一种独立的、形式多样的组织,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群体产生的自发性和非规范性。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它不是上级的安排,也不用得到任何机构或领导的认可批准,它是大学生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因志趣相投或价值观念相同而自愿结成的群体。这种群体的产生是自发的,解散也是依照成员的意愿自由选择的。在群体内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不像正式组织那样有成员编制和严格的成文规章制度,具有非规范性。第二,群体成员的不稳定性。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大都是自发产生的,它以情感为主要纽带来维持成员间的关系,对成员的参与和退出没有严格的限制。使得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存在不稳定性,当某个非正式群体不能满足成员的需要时,很容易就会去寻找一个群体,出现谈得来就聚,谈不来就散的现象。第三,群体成员地位的平等性。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在各成员间相互平等的基础上产生的,在非正式群体中没有严格的等级分层,成员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成员在群体中受到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成员的人格、兴趣爱好都得到充分的尊重。第四,群体凝聚力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具备一种比正式群体更强烈的“抱团意识”,成员间有较为一致的观点和信念。因此,在受到外部刺激时群体往往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排外性,群体内的凝聚力较强。 2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典型形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地缘型非正式群体,如老乡会、同乡会、同乡会等,有趣缘型的各种兴趣爱好小组,志缘型的“党章学习小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还有普遍存在的恋爱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校园制度的改革,各高校中存在着一些典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第一,朋友群体。马克思说过,人是群居动物,具有社会属性。没有一个人能单独的长期生活下去。大学生由于求学而离开了自己以前的朋友和家人,为了继续生活和发展,他们就会有寻友的意念。由于住所、学习和各种活动而经常见面、打招呼再经过不断地交谈,他们一般都会选择一个或几个作为自己的朋友,并不断地加强联系和沟通,这是用感情维系起来的非正式群体。大学生中的朋友群体类型非常多,有娱乐型的朋友群体、学习型的朋友群体、也有讲所谓“朋友义气”朋友群体。第二,同乡群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人们的家乡观念非常浓厚,对远离家乡的大学生来说也会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所以,同乡会在大学校园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非正式群体。主要表现为在节日期间一起聚餐,或者外出旅游,这种群体能使大学生心中的乡情得以寄托。第三,网友群体。这是一个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形成的群体。大学生通过各种聊天工具、网络游戏慢慢形成了网友群体,这部分非正式群体在各大学中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3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原因
各大学的非正式群体的数量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我们是群居动物不可能做到不与外界接触,对大学这个特殊年龄阶段的人群,他们活跃热情,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增强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除此之外,大学生来到陌生的环境,他们感觉孤独、不安,迫切希望找一个群体来满足自我的需要,这就催化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出现。因而也就形成了能够满足大学生需要的各种非正式群体。其次,大学生生活在共同的校园环境中。共同的生活、学习环境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地域基础,共同的学习时间、课余时间、活动空间为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了便利,为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再次,大学生正式群体自身存在不足。大学生正式群体由于制度严格、对成员的限制和要求较高,以及正式群体的非情感性等使得正式群体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的情感、归属、尊重等需要。而已成员间的感情为纽带的非正式群体则恰好能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这也就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康.社会学词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2] 惠淑林.正确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许平.关于高校非正式群体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4] 胡绍元,钟纯真.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对策[J].教育探索,2009(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80f08760722192e4536f6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