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单元教学设计:14露和霜

2023-01-05 14:08: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单元教学设计:14露和霜》,欢迎阅读!
上册,自然界,教学设计,单元,循环
《露和霜》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

本课承接第一课云和雾的认识与探究,介绍了另外两种天气现象露和霜。这两种天气现象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其形成条件很接近,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一个呈现液态,是小水滴,一个呈现固态,是小冰晶。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露和霜的不同,整体感知它们在形态及形成条件上的差异,这属于经验层面的认知。第二个活动是人造露和箱,主要是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两个实验放在一起做也是一种对比,两者的形成条件差异主要是温度不同。这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主体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第三个活动是了解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正好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更多与节气相关的天气现象,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二、学习目标

列举日常生活中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如晒衣服、雾、

玻璃窗上的水珠等。

知道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过程的主要因素。 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模拟露和霜的实验,推理出自然界中露和霜的形成原因。 难点:做造霜的实验。 四、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加湿器、塑料杯。

学生分组材料:金属罐、冰块、抹布、盐、温度计。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自然界中的云和雾,接下来我们一起看 看这又是哪种自然现象呢?(出示图片,板书:霜)

2.追问: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霜吗?在哪里见过?大概出现在什么季节?


3.学生回答。

【意图解析】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干净利落。 (二)了解霜的形成原因。

1.过渡:大家的生活经验挺丰富,那你们有没有想过霜是怎样形成的呢? 2.学生推测,小组交流、汇报

3.提问: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大家的猜测,怎么做呢?请看大屏幕。(播放微视频

4.提问:看懂了吗?有问题吗?(温度计不拿出) 5.追问:还有哪些注意点? 6.分组实验。

7.谈话: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学生汇报交流。

8.谈话:看来大家都测到了0℃以下,而且杯子外面都结成了一层小冰晶。 这个小冰晶是怎么形成的?小结:水蒸气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就形成了小冰晶。

9. 提问:那么自然界中的霜也是这样形成的吗?请看大屏幕。

10.谈话: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霜在大自然中是怎样形成的? 11.小结: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气温急剧降到零度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板书 水蒸气 遇冷凝结 0摄氏度以下 冰晶 那么在刚才的模拟实验中,我们用上湿抹布其实为了获得更多的水蒸气,冰冷的金属罐相当于大自然里面一些冷的物体。

【意图解析】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将在自然界夜晚发生的事情直观地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推导出自然界露和霜的形成过程,直观形象。学生在模拟实验的过程当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三)了解露的形成原因。

1.谈话:除了霜,还有另外一种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视频 2.板书:露。

3.提问:大家发现露珠有什么特点?你能描述一下露是什么样的吗? 4.学生回答。

5.提问:根据霜的形成,我们能推测露的形成过程吗? 6.小组讨论、汇报

7.谈话:大家都很善于思考,老师也尝试做了一个露的模拟实验,谁愿意到前面来仔细观察一下?

8.小结: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气温急剧下降,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水滴,这就是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7c91df195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