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响高校学生体有运动训练效果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2023-05-25 18:25: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影响高校学生体有运动训练效果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欢迎阅读!
运动训练,应对,因素,策略,及其
论影响高校学生体有运动训练效果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作者:殷冉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8





(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系,安徽 合肥 230601

要:在目前的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中,存在着许多制约学生体育技能发挥的因素.为此,本文将系统地分析制约高校体育训练效率的一系列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力求促进高校体育练稳步发展.

关键词:体育运动;训练效果;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404-0118-02

调查发现,最近几年我国高校学生在体育训练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个别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国体育训练发展进程.因此本文将有针对性的对这类制约因子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训练模式,进而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体育训练.

1 影响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效果的因素

1.1 经费不足

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面临着体育训练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当前,大多高等院校的经费来源仅仅只是学校微薄的资金支持,但是较学校整体建设而言,学校用作体育建设的资金投入是相对较少的,同时由于体育训练耗资巨大,单单是用于体育训练的费用就要占据整体运作经费的绝大部分,因而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体育训练是很难持续的,再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就会难上加难.

1.2 纯粹的金牌观念

目前,就很多高校体育生训练情况来说,由于市镇体育组织领导者过度地追求地区荣誉,使得各类高校更是争先恐后参与到荣誉争夺战中,为了显示自身业绩,提升学校声誉,使学校在训练之初就不断地为学生灌输金牌思想,即只为比赛名次而战的思想.在纯粹的金牌观念的影响下,大多高校的体育训练项目日趋减少,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也随之下降,使得很多拥有体育天赋的学生过早的对运动失去了信心.

1.3 教练的职业精神以及业务水平不足

一个好的体育教练应拥有高度的职业追求以及高效的业务水平,这是促进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由于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其体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肯定,同时因为国内现有的体育技能相对落后,使得体育教练的工作得不到社会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高校教练参与工作的热情,从而磨灭了体育教练的职业追求,制约了他们的体育业务水平,导致了体育训练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


1.4 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

在高校体育训练过程中,跳高、跳远、跑步等无不对学生的耐力、速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身材矮小、体重偏高、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完成好这类体育竞技项目是相对困难的.因此,很多学生对于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畏惧,他们恐惧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同时因为他们自身的惰性,使其越来越少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影响了高校学生体育训练效果.

1.5 体育设施的好坏

高校体育训练场所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体育训练设备,提升学生训练效果而建立的.就近年来调查显示,由于设备陈旧或者内部存在损坏而没有及时保养维修,给学生安全训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使得学生在今后的体育训练时常遭遇危险,进而使学生畏惧机械体育训练,时间久了,就更难以接受这类体育训练活动了.与此同时,整体训练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训练效果,如干净、整洁的运动场地更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

2 增加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效果的对策分析

2.1 完善高校体育管理

建立完善的高校体育管理制度,其前提条件是跟上时代的脚步,进行深层次的高校改革,具体而言即明晰我国政府政策与社会权益间的关系,执行政管理与高校训练模式的完全分离,将不在政府职权范围内的高校体育管理事项转移到社会中来,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能量,促进体育事业的稳步前进.所以,在研究高校体育发展模式时,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对高校体管理,从而实现高校各项服务职能.具体来说是将权利与职能放在系统的高校行政管理中,积极争取到社会各界力量来支持高校体育事业,加大高校对于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为我国体育竞技事业提供动力源泉.

2.2 增进教练训练水平

增进教练自身体育训练水平是其加强高校整体体育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对此,学校应具体做到:第一,在学校聘用体育教练时,应详细核查,注重教练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其业务水平的考察.同时在其正式入职前,积极加强体育培训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在岗教练的综合性业务水平.第二,建立体育教练的竞争机制,学校则采用优胜劣汰模式,促使老师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竞争氛围.与此同时聘请较高水平的体育教练对在职人员进行入职前的职业培训,这样可以有效增进训练人员的整体素质,实现高效的训练技能以及经济化的岗位培训.同时启动体育经济运行模式,适当改善体育教练的待遇水平,从而增进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其培训工作能更好地开展.

2.3 完善体育训练的保障模式

国家应优化对于高校运动人员的优惠政策,即积极促进个别困难运动员的就业、升学以及职业培训等项目,对他们的医疗、保险做出妥善安排,使其一心一意参与到体育培训中来.时如果通过多年训练的高校运动员依然无法进入到运动的领先行业中或者无法到高等学校内进学习,则可为他们在专业领域内安排合适的职位,一方面使其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应及时加大对于高校青年运动员的保险投入,使这一项目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来,从而减少运动员的训练压力,使其专心投入到运动训练中来.

2.4 定期检查体育设施,科学安排训练场地


定期检查高校体育设备,积极号召在校学生参与到训练场地的清洁整理工作中来.做好对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对于已经旧损了的设备坚决不再使用.同时做好运动场地的规划工作在跳高、跳远场地内,应避免地面沙石过于坚硬的情况出现.为了有效减少运动人员受伤机率,运动前的热身动作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天气较冷的时候,其热身时间应相对延长,尽量规避由于运动过猛所造成的肌肉拉伤.科学地配置运动场地与器材的规划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多数体育训练任务来说其通常是在室外进行的,其动态的训练环境多多少少的会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在高校学生训练之前,及时安排好运动场地,配置好运动器材,从而给人一种整洁、美观的感觉,让学生耳目一新,一看到运动场所,就有一种迫不及待加入运动训练的愿望.

2.5 进行特色体育教学,加强师生交流

针对不同的运动员,应积极拟定特殊的训练方案,在加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基础上,使其更好地投入到运动训练中来.高校学生的体育训练是带有目的性的学生训练,即提升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在富有竞争性的体育活动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体育练中应尽量避免强硬的训练模式,要采用灵动的训练方法,加大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让其自主地投入到运动训练中.

1)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育模式,稳步提高其训练进度.掌握青年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竞技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更加迅速地投入体育训练中,从而增进其运动能力.例如在跑步训练中,一般可以把基本情况都相同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进行比赛,教练可以对比赛成绩较为突出或者取得巨大进步的学生实行奖励.同时积极鼓励比赛失利的学生,纠正其运动的缺漏.使得学生在日常竞赛的成绩对比中,逐渐形成一个勇于当先的竞争模式.

2)一个合格的教练必须充满着对学生的关注,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将学生的未来成长作为自身职业理想,切实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密切关注学生需求,加大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学生自主训练模式,使其不再恐惧体育练,而是学会去感受训练中的快乐,养成主动训练的好习惯.对于体育教练而言,其在训练中应简明扼要的讲解训练重点,运用口语化的教学方式,身体力行,进行规范的动作示范,使学生清晰把握体育运动要点,必要情况下通过描述生动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增加学生训练乐趣.

3 结束语

青少年是国家体育竞技中的动力源泉,是我国体育稳步发展的基础条件.而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其关键在于如何高效实现高校学生体育项目的训练,本文通过对高校训练模式进行系统分析,详细阐述了高校体育训练中的不利因素,从而研究得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可以促进校园整体训练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海鹰,杨伟容.湖泊型体育训练基地旅游化开发机理及模式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于秀玲,盖清华,袁伟.体育特招生高等院校课余体育训练发展对策探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4).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7a4dc02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