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武财神》,欢迎阅读!
文武财神
作者:硕韬 文章来源:硕韬易学网
中国人对财神有普遍的信仰,谁不想有钱呢?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商店里供奉承神,贴着这样的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财神有文武之分,赵公明和关帝都被看作武财神,文昌帝君称文财神。他们的生日却是在同天,民间传说阴历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为了迎接财神,正月初四半夜里开始,爆竹已经放得震天响。这个习俗始于宋朝。据说宋朝奸相蔡京倡导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取悦最高统治阶级宋徽宗,他大兴土木,扩建楼堂馆所,深得徽宗赏识。时人羡慕他的富有,便把这个风云人物当作富裕之神,将蔡京的正月初五生日当作祭祀财神的日子,大家惟恐发财落后,于是纷纷祭财神。后来蔡京被贬到广东南海的儋县,还没有到达便死在道上,导致家败人散。世人觉得再将蔡京奉为财神已经没有必要,依当时的大姓赵氏为姓,希望有一位公平明察的财神,于是赵公明的名讳普传天下,并敷支陈出许多故事,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
赵公明即赵玄坛,他不是平白无故地冒出来的。相传他是被上帝派下来监督小鬼钩人灵魂的将军之一,南朝梁陶宏景早在他的《真诰》里说赵公明是“土下冢中直气五方神”。可见,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赵公明已经存在,不过当时还只是一个冥府之神。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上记录了赵公明的身世。说他是秦时人,因避秦乱而到终南山精修方术,功成而奉玉帝旨诏,任神霄副帅。他面黑色,头戴铁冠、手持钢鞭,骑黑虎、飘长须,威风凛凛,授正一“玄坛元帅”,协调着人间的一切事务,诸如讼冤伸抑买卖公平、呼风唤雨、翦瘟除妖等等。因神通广大而被擢升为上演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帅。
《封神演义》为赵公明登上财神的宝座大造舆论。姜子牙帮助武王伐纣,赵公明糊里糊涂商纣,在战场上不意丢失缚龙的绳子和定海的珠子两件宝贝,因无力夺回,只得拍马落荒而归商纣营寨。姜子牙束稻草人,把它作为赵公明的替身,剑刺、焚符、念咒,终于使赵公明气绝身亡,姜子牙没有排除异己,在敕封阵亡忠魂时,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路神灵,这样赵公明就与财神老爷挂上了钩。在民间,赵公明的形象很多,如神霄玉府大都督,五万巡察使,九州社令大提点,三界大都督,应元昭烈侯等。现在城市道观里供奉的赵公明,他右手举钢鞭,左手托金元宝,周围还有珍奇异宝装饰。
关帝,又称关圣帝君。在广大信众的心目中,关圣帝君也是一位武财神。历史上,关圣帝实有其人。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字云长,生于山西运城常平村,于灵帝光和元年娶胡氏。关羽仪表威武,武艺超群。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投奔刘备,与刘备、张飞结拜为三兄弟,起兵争雄。刘备建立蜀国,关羽守襄阳、定益州、督江陵,被封为前将军,攻败曹仁,威震一时。建安二十四年冬,孙权用吕蒙计袭击荆州,关羽镇守荆州,一时因骄傲轻失,兵败走麦城,被孙权部下所作俘,蒙难于章乡(即湖北当阳县北)。孙权将关羽父子首级献给曹操拜为偏将,深受礼遇,关羽杀袁绍将领颜良以报曹操恩德,所以曹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予洛阳,孙权只好以侯礼将其身躯葬于当阳。后主景耀三年,追封庄缪侯。《三国演义》将关羽的这段故事敷衍得淋漓尽致,乃至家喻户晓。千百年来,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他勇猛、讲义气、忠贞不二的形象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了,这是因为他早已具备了被神化的条件。
对关公的信仰始于南北朝。光大年间(公元五六七年)当阳县玉泉山首建关公庙,这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关公褒扬喝彩的产物,更是百姓精神生活的需要。统治阶级从封建道德的角度大肆宣扬关公的忠孝节义,使关公信仰在不太长的历史时间里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庙宇增多,达数十万座,关公的封号不断加多,隋朝时出现了大量的有关关公的神仙故事,到了唐朝,关公庙增加,文人墨客诗文或碑贴中常提及关公,并开始出现在家中悬
挂关公神像。宋代被封为“显灵王”、“忠惠公”、“崇宁真君”、“胎烈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壮穆义勇王”、“英济王”,“元勇武安济王”明万历十八年“协天护国忠义帝”、四十二年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到了清代,清统治阶级认为自己能入主中原是得到了关公的神佑,所以,顺治皇帝特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 城绥靖佑赞宣德关圣大帝”,民国时期有的地方将关羽毛与岳飞合祀于武庙。
关帝信仰涉及到各行各业。有的学者说,南北朝至唐朝是关帝信仰的形成期,宋元是发展期,明朝是盛行期,清朝是鼎盛期,其影响可与尊孔相比,毫不逊色。明朝大文豪徐渭在《蜀汉关后祠祀记》之中说:“蜀汉前将军关侯之神,与吾孔子之道并行于天下。然祠孔子者郡县而已,而侯则居九州之广,上自都城,下至墟落,虽烟火数字,亦靡不醵金构祠,肖像以临球马弓刀,穷其力之所办。而其醵也,虽妇女儿童,有欢忻踊跃,惟恐或后。以比于此事孔子者殆若过之。噫,亦盛矣!”
全国关帝庙多如牛毛,何止万千,清乾隆时期仅北京就有二百多座。在民间,关公是位武财神,是保护商家之神。又说在关帝庙里抽签最准、最灵验,不少文人做诗吟赋、推波助澜。现在对关帝的信仰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内外出于市场经济的需要,崇拜关帝财神的人越来越多。供奉的场所除了道教宫观、佛教场所外,更有百姓家庭。海外华侨也大多供奉关帝财神。因为他不但是义气的象征,而且还是保护神和财神。
明朝以来,江南形成了祭拜五路财神的习惯,这五路就是五显:即显聪、显明、显真、显直、显德,显然这是偏重于社会公德。也有人说是东、南、西、北、中五万,意味着处处有生财之道,劝人勤劳致富。有的地方称赵玄坛、招财、招宝、利市、纳珍为五路财神。清代开始五路成了一路,总称为同财神。神像也有群像变为单一神像。老百姓失去了研究五路财神的兴趣,在不少地方将赵玄坛当作五路财神的代表,这从面相、装束、坐骑上都能得到证明。文昌帝君,又称樟潼帝君,它是我国古代文章、学问、科举学士的保护神,读书人将他奉为文财神。自古以来我国提倡学而优则士,有钱有势的不为不失家风,无钱无势的为改变社会地位,告别贫困,都想读书做官。于是在这种的氛围中,文昌信仰应运而生,莘莘学子大都会去祭拜文昌帝君。
文昌信仰源于我国的星辰崇拜。《史记·天官书》上说,北斗之上有六星,统称为文昌宫,所有星神都能主宰人的功名利禄。从汉朝以来,对文昌的信仰人未淡化过。读书人出门在外也要请一尊文昌神像,以便随时祭拜求助。国家、家庭礼典都少不了祭文昌帝君的。
《明史·礼志》上记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四川七曲山有位叫张亚子的人,为报母报迁往梓潼,后来去帮助晋国打仗,结果身亡。人们便立祠纪念他。唐朝时被多次加封而称“英显王”,道教将他吸进自己的神谱,安排在文昌府中主司禄籍,并将地名尊作神名。宋代科举大盛,张亚子信仰随之而盛。民间传说士大夫祭祀张亚子得风雨送,必能官至宰相,进士祭祀张亚子必至殿魁。王安石幼年祭拜张亚子祀,果然官至宰相。到了元朝再被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学校师生大都是文昌的崇拜者。明朝时天下学馆都立文昌祠。清朝规定,每年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纪念日,朝廷派员参加祭祀活动。现在,我们所称的文昌帝君实际上是文昌与梓潼的结合体。有的地方称其为“文曲星”。历史上文昌的形象是雍容慧颜,骑白驴,有两个童陪伴。现在,上海城隍庙里文昌帝君的形象是坐相,穿袍、长须、慈眉、慧眼,头戴饰玉官帽,书生十足。
文武财神的出现是人们心理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官场竞争要有武财神做后盾,商场竞争要以武财神作靠山。谁的诚意再三虔诚,谁就能得到财神的福佑,这就是近二千年来财神信仰久经不衰的真谛。
【文章来源】搜房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76ba1ffaa00b52acfc7ca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