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学习成绩排名的负面影响和对策》,欢迎阅读!
浅谈学习成绩排名的负面影响和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学习成绩的占75%以上,由考试压力及派生的学业压力、竞争压力、家长压力是困扰中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常常成为悲剧的催化剂和导火索。
一、压力负面影响的心理学分析
适度的压力能使人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活跃思维能力,增强反应速度,对人是有益的,可产生正面效应。如果完全没有压力,身心处于一种松散和不紧张的状态,个人潜力就无法发挥。然而压力过大,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产生负面效应。
1、压力对个体认识的负面效应。当一个压力来源被个体认定成威胁时,认知智力方面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打个简单的比方,考试时,老师站在一个学生旁边看他考试,就会对学生造成压力。如果学生认定这个压力对他构成了威胁,他的注意力的焦点就会放在个人焦虑上面,而人的注意广度是有限的,对其他问题的注意力就大大降低,记忆力随之下降,知觉范围缩小,思维也比较刻板、固执,缺乏弹性,创造思维功能更明显下降。
2、压力对个体情绪的负面效应。大部分的压力都会使人感到不舒服,会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其中最主要的是焦虑和沮丧。焦虑中含有不安和忧虑的成分,显示当事人在遇到压力以后有些慌张,不知该怎么办,同时又希望找到新的策略。过度的焦虑值,使学习效率降低。沮丧中含有失望、抑郁,甚至悲伤成分,当尚未找到应付的新途径,情绪就有陷人低潮的倾向,压抑长期得不到释放,就易引起各种心理疾病。
二、学习成绩排名并公布于众会恶化学生的生存环境
长期以来,学生成绩按照高低排名随意当众公布,人们好像已经认可了这种做法。有的将第一名学生用鲜艳的颜色书写,对差生的名字则用另一种颜色显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的以考试成绩安排座位,分快、慢班,决定能否参加学校某项活动,使成绩差的学生心灵受到伤害,充满羞辱感。它对学生健康成长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
1、分数层层排队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造就师生一味追求高分。某些教师为了高分,违背教学法规,违反教育规律的事时有发生。一些教师由于上级层层加码的分数排队压力,无法调整好教育者应有的心态,做出伤害学生、有悖师德的过激行为。有的教师认为,越是学习不好的学生,越应该加压,考试排名是为了刺激学生的上进心。但遗憾的是,孩子感到压力越大,成就需要越低。
2、成绩排名和家长压力,逼迫学生产生过激行为。每次家长会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灾难。一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对学生的羞辱、打击、惩
罚让学生难以接受。学生更是害怕地称家长会为“今夜有暴风雪”。成绩好的则大加赞赏,甚至重重奖励;一旦成绩不好,父母则随意讽刺、挖苦,甚至拳脚相加。这样不仅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在小小的心灵里产生了不该有的想法和做法,导致考试作弊、欺骗、厌学、出走、违法犯罪等。
3、分数排队使同学关系蒙上阴影。由于争强好胜心理,希望把别人比下去,同学之间关系紧张,成绩差的同学遭到冷落、歧视,体会不到班级集体的温暖。还有个别学生不甘居人后,想方设法排斥学习好的学生,甚至不择手段伤害排名在前的学生。
对此,心理学家的告诫十分中肯: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只有当人对自己的潜能有充分信心,其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学生“优生”、“差生”的自我判断,很大程度左右着学生的行为和信念,制约学生潜能的发挥。考试成绩排队,不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灵丹妙药,更不是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尤其是当排名被一些人异化成为惩罚手段时,给学生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教育应当正视学生中的差异
分数排队的应试教育是淘汰教育。应试教育使学生和家长特别关心孩子在班级的名次,因为名次决定着命运,他们都饱受几分之差就会被打人另册的这种森严“等级”的刺激。为此,对排名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分数的关注,对考试本身成功与失误的关注。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不同的孩子由于天资、性格、家庭环境各方面原因,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教育成效也各不一样,但差别不能剥夺他的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正视学生中的差异,并想方设法缩小差异,而不是企图将个性或差异削平,甚至将差异作为放弃的理由。一次次排榜的刺激,一次次当众的批评,使“失败者”的暗示在这些学生心里一次次被强化,产生自卑心理,自我无价值感,进而引发许多心理问题。没有差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都是非常矛盾的。教师过分强调考试分数,任意进行成绩排队,其事实是在不断地给学生制造紧张心理,挫伤学生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曾有感于学生自尊心的伤害而告诫教师,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小心”。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为每个学生长远发展和终生学习打基础的教育,应当积极促进学生的发展。应使评价、考试成为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一种教育方式,考试和选拔是检验教育成效的手段和方法,而当它成为教育自身所追求的目标时,其结果就扭曲了教育的功能,背离了教育的宗旨。
四、树立现代教育质量评价观,适当处理考试结果
有的教师认为,考试成绩不排队不公布,拿什么要求学生?抓质量一下子找不到感觉,失去重心,没有“抓手”。对考试结果的处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对考试结果的处理应着眼于从分析试卷中促进学生进步,提高教学水平。而不是一味强化学生的名次,以此来刺激学生的上进心,这只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同时强烈地影响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片面地将自己定位,妨碍了
学生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实际上,基础教育阶段真正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并非分数。青少年的基本需要是认知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报答的需要,竞争求胜的需要。在这四种需要中最重要的、最稳定的、具有内在动力的是认知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认知需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是教师的首要职责。研究表明,认知需要高的人,心理压力小,学习动力足;而求胜需要过强的人,容易把学习当作超越别人的手段,这种做法容易产生成就焦虑,这是一种心理障碍。有两种人容易产生焦虑,一是学习成绩差的人;还有一种是学习成绩很好的人,总是担心别人超过自己,或者自己保不住名次。如果不公布名次,更容易使学生丢掉包袱,坦然地面对学习,面对考试。
如何处理考试结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遵循激励性原则,做对应策略举隅。
1、避一避。避免把分数作为分等级的工具,避开贬损性的评价。如公布成绩前十名的学生的名单(接姓氏笔画为序)。
2、选一选。选择有价值的评价对象,充分肯定成绩和进步。如公布进步快的学生名单。
3、激一激。分数评价实质在于校正和评价学生的认识活动,利用积极的评价使学生获得发展。根据青少年好胜心强的特点,用激将法使之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如公布成绩有较大进步的学生的名单。
4、绕一绕。在实质评价过程中贯彻热爱、信任和尊重人格的精神,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人物,借助事例、寓言、故事、幽默等,从侧面把评价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态度,消除逆反心理,使成绩成为前进动力。如教师勇于承担教学失误责任,致力于揭示学生的优点,使学生既乐于反省自己的过失,又增强其自信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646fd262c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