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中的母语迁移问题

2023-03-17 15:56: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言学习中的母语迁移问题》,欢迎阅读!
语言学习,母语,迁移,问题
语言学习中的母语迁移问题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等层面存在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学习。本文简略地介绍了外语学习研究中的学生母语迁移的理

论、迁移的分类和迁移的因素,并认为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和外语语言系统和文化背景差异的对比分析;扩大阅读量;增加视听说训练;旨在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迁移;母语;外语学习

母语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语言学家及心理语言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已经掌握了某一语言的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外语学习

来说,其外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学习必然会受到母语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知识的影响。同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交流模式和话语结构,母语中已有的这方面知识也必然会以种种方式影响外语交流模式和话语结构的习得。这种影响称为外语学习中母语迁移(transfer)现象。迁移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与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种。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相同时,产生正迁移;而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出现差异,尤其是表面相似但实际不同时,往往产生负迁移。负迁移会造成语言错误及学习困难。

一、迁移理论

理学对迁移的研究可追溯到18世纪的形式训练说,人们通过语言训练,认为言语能力可以自动地迁移到其他语言的学习上去。与迁移理论有密切相

关的还有对比分析研究,早期的行为主义者提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母语对目的语有影响,主张将母语与目的语进行比较,从中了解之间的差异,并发现学习者在学习中的困难。根据这一理论Lado提出母语迁移观点。他认为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到第二语言的学习。同时,他通过对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差异的程度与学习学习上的困难程度有密切的联系。他认为第二语言中与母语相似的成份对学习者来说是简单的;与母语相异的成分对学习者来说是困难的。Lado的这一对比分析假说指出了语言迁移现象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比较母语与目的语来预测第二语言学习容易犯的错误和出现的困难。后来(Kelleman)在语言迁移中应用了标记理论。他认为无标记的成分在迁移的过程中会逐渐停止。同时,Zobl等人认为无标记成分易迁移,有标记成分不易迁移。无标记成分易迁移现象存在于语言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的学生的第二语言学习中。同时,标记理论也帮助人们对语言迁移现象取得了更深刻的了解。并且解释了一些原来用传统的对比分析无法解释的现象。

二、语言迁移的分类

由于语言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这种迁移会对第二语言学习给予一定的帮助。同时,由于语言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迁移也会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给

第二语言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这种影响体现在第二语言学习的方方面面。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语义、句法等。

1.语音迁移。

英语和汉语之间在发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为这两种语言完全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对两种语言中的一致性或相似性

做出判断时,在两者之间建立等同的关系。他们将汉语中/p/与英语中/p/,汉语中的/a/与英语中/a/,汉语中的/ao/与英语中/au/等同起来。这些相似音素是产生认同的原因,也是导致语音迁移原因。何善芬(199748)(引自苏留华200047)指出英汉语音结构的四点差异容易造成汉语语音的负迁移:1.)因为汉语中没有英语的辅音连缀,汉语的声母之间总存在一韵母,学生在读英语时,总习惯在辅音连缀之间加一个元音,如fly flai/读成fElai/,blackblAk/读成/bElAk/。2.)英语单词常以辅音结尾。而汉语单词主要以韵母和n ng结尾,因而中国学生读英语单词时习惯在辅音后面加上一个元音:例如,blind blaind /读成/blaindE/、thinkWiNk/读成/WiNkE/,likelaik/读成/laikE/。3.)英语单词的中音位/l/常出现在辅音前,而汉语中没有这种现象,学生在读这类单词时,会在后面一个辅音前加一个元音,例如milk milk /读成/milEk/,film film /读成film/。4中国学生在读鼻腔爆破音/tn/,dn/时,也常在两个辅音之间加一个元音//,written ritn /读成/ritn /,sudden sdn/读成/sdn/。当然,语音的迁移所涉及到的方面不仅仅是单词的读音,它还存在其它方面。


2.词汇迁移。

词汇迁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是最早的、也是大量发生的现象。尤其是完成了母语习得过程的学习者,当他们开始第二语言学习时,他们会自然地用大

量的母语词汇去帮助理解第二语言的词汇,使这些单纯的、抽象的符号变成具体的、有含义的概念。虽然人们在语言的使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相同的,例如: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book”时,很自然会用汉语单词“书”来帮助理解“book”,赋予“book”“书”所具有的相同概念。当学习者把“read”与“读”的概念等同起来时,当他学到“read a book”,他会很自然地理解为“读书”。这种情况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它帮助人们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对新的语言理解和记忆,这是母语的正迁移。此外,在词汇学习方面也存在大量的负迁移。因为一种语言的词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它们在用法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对第二语言中词语或结构的使用方式和环境是学习者最难掌握的,他们不得不参照母语中词语的语用方式,并将这一方式迁移到第二语言学习中来,

这就是语用迁移的基本原因。对于学英语的中国学生而言,这种迁移时常会导致语用失误,即负迁移。胡文仲说,“语言失误是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例如:中文中的“谢谢”常被用来表示对别人提供的帮助或服务的接受,但是,将此概念用在英语中类似的场合就可能引起误解。如果一个人在朋友家作客,当主人问客人是否吃糖,如果客人说“thanks”,那么主人将不知所措,因为在英语中这样的回答没告诉主人是肯定还是否定。按英语的表达方式,如果是肯定的说“Yesplease”;如果是否定的,应该说“Nothanks”。中国学生喜欢用“of course”来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某些语境中“ofcourse”表示热情,但当一个外国客人问服务员“Is therestaurant in this same building?”如果用“Yesof course.”来回答,则显得生硬、不礼貌。

3.句法迁移。

长期以来人们对句法迁移存在着争议。但是,在语序、关系从句和否定句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句法迁移(正、负迁移)(Odlin1989)。汉英语

中有五种基本句型相同(黄庆传19961980.引自苏留华.2000)。

1SVPredicateI a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2SVi(+adverbial):They study hard

3SVtOShe is reading English

4SVtOiOdI sent him a gift

5SVtOCHe teaches us to study English

正是因为在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这些相同的基本句型,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英语时,母语的知识会为其提供帮助。这是一

种正迁移,这种迁移有利于第二语言的学习,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和掌握新语言的句法规则。但是,这并不等于学生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犯错误。正如Odlin1989)指出的“绝大多数人类语言的基本词序是VSOSVOSOV。我们可以用这三种句型来比较大多数语言,然而,仅仅根据此比较的对比分析是有误导性的。例如:俄语和英语的基本句型都是SVO但是就它们的严格性而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Odlin1989在他的书中进一步指出,根据Thompson1978)及他人的观点,这种词序相对严格性同基本词序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类型特征(typological property)。

三、迁移的因素

对外语学习研究使众多的语言学家及心理学家关注母语迁移现象,为了深刻揭示母语迁移现象,有必要了解导致母语迁移的因素。Odlin总结了影

响语言迁移的因素有两种:结构因素和非结构因素。结构因素包括语言中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如语音、句法等;而非结构则是指语言以外的因素,如文化、价值等。除此以外,还有其它的因素也会影响语言迁移,例如:学习者的年龄、对语境的了解程度、语言的共同性、语言距离(语际之间的相似程度)、类型性、标记性等。还有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语言水平、心理类型也都会影响语言迁移。当然,还有其它的因素也会导致语言迁移,但是,这些因素对语言迁移影响程


度以及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还待进一步探讨。

语言迁移理论的探讨有利于我们对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深入研究,使我们清楚地认识了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中介语、语言错误类别和趋

向、语言学习障碍的原因、语言与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指导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外语,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发现错误和纠正能力,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正迁移,克服负迁移。

参考文献

1]寮菲.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J].外语教学研究1998,(2):60

2]苏留华.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47

3]李亦菲,朱新明.对三种认知迁移理论的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5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60ec88a84868762caaed57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