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七章 社区建设》,欢迎阅读!
第七章 社区建设
第一节 社区建设的特点和功能 一、社区建设的特点
(一) 综合性。社区建设是整个社区的全方位建设,是对以往各种单一的社区建设项目的
整合。就其内容而言,包括社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福利建设、卫生建设、文明家庭建设等方方面面。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就方法和手段而言,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社会手段等,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社区建设的综合性特征是由社区要素多样性和社区内容复杂性所决定的。
(二) 社会性。社区建设不是一种单纯的政府行为,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民间活动,而是各
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
(三) 地域性。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建设就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 (四) 群众性。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求是社区
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是社区建设发展的根本所在。全体居民对其所生活的社区形成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与参与感,即社区意识,是社区建设的原动力。
(五) 多样性。同一地区或城市的不同社区,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居民构成不同而使社
区建设呈现出多样性。
二、社区建设的功能。 (一) 管理协调功能。
(二) 社区服务功能。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等社会特殊群体的社会福
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
(三) 社会综合管理功能。包括社区内的法制宣传、治安保卫、民事调解、帮教失足青少
年、流动人口管理、防火防盗和其他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工作。
(四) 医疗保健计生服务功能。包括社区内成员的康复、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等要求。 (五) 环境维护功能。主要是社区的公共卫生、绿化、环境保护、市政设施维护等。 (六) 文体教育功能。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活动以及多种形式的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七) 社会保障功能。包括面向社区退休、失业人员、低收入家庭等社会困难群体的社会
就业和保障服务工作等。
第二节 社区建设的意义
社区建设是20世纪中期社会学家对现代城市管理开展研究时提出的概念。在我国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建设和谐社区,有以下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的建设好社区,才能促进社会管理的完善。才能促进各种群体和睦相处。才能较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把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 第三节 社区建设发展历程
一、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是随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管
理体制变革而产生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
(一) 提出问题,集中研究论证阶段(1986年,国家民政部从探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高
度,第一次提出了社区服务的任务,并于1987年在武汉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
作座谈会,拉开了我国发展社区服务的序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一次将“社区服务”的概念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1993年《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指出,社区服务也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新兴社会服务业,是在政府倡导下,为满足社会成员多种需求,以街道、镇和居民委员会的社区组织为依托,具有社会福利性的居民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由社区福利服务业、便民利民服务业和职工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业组成,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社区服务业具有福利性、群众性、服务性、区域性等四大特点。这一阶段的城市社区建设正处于萌芽状态,开展社区建设的省份相对较少,集中在东部几个经济较发达省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社区服务、文明小区创建等较为单项的工作上。)
(二) 开展初步实验,积累经验阶段。(1998年,国务院在机构改革时正式赋予民政部“制
定社区工作及社会服务管理办法和促进发展的措施,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1999年,民政部先后选择社区服务和城市基层工作基础比较好的26个社区为社区建设实验区,其中包括我省西安市新城区。其中,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分别是行政主导型、自治型和合作型的代表。)
1、 上海模式。其特点是把社区建设与“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
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形成“街道社区”,注重政府在社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强调要靠行政力量,通过街居联动发展社区的各项事业。 2、 沈阳模式。其目的是要把城市管理从行政管理为主逐步过渡到社区自治管理为
主,还政于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为社区最高权力机构,讨论决定社区的重大事项;社区管理委员会,是完全由居民自主投票旋即产生的社区“管家”,代替了原有的居民委员会。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原则,政府将社区管理的职权包括自治权,初审权,协管权和监督权交给社区。政府对属于职权范围内,确实需要社区组织协调处理的事物,实行“有偿服务、费随事转”的原则。
3、 江汉模式。武汉市江汉区在学习借鉴沈阳模式基础上,重新将社区定位为“小
于街道、大于居民委员会”,通过民主协商和依法选举,构建了社区自治组织,即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协商议事会。江汉模式由政府对社区工作和社区建设加以规划,指导,划拨相应经费,但政府对社区干预较为宽松,社区建设以自治为主,这是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实践的经验,它以主动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特征。
我国社区建设逐步形成了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整体合力。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社区中介组织或社区民间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发展路子显露出来。
(三) 形成决策意见,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阶段。(2000年一月,民政部在海口召开了
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11月9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转发了《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宣告我国社区建设开始进入全面推进新阶段,全国范围的社区建设普遍展开,社区建设由点到面全面铺开,进入拓展阶段,全国绝大部分城市社区完成了社区的重新划分和自治组织体系建设。)
(四) 适应新形势,不断深化和改善城市社区建设阶段。(2003年9月,党的十六大提出
了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目标要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搞好“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为我国社区建设指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49e2912f111f18583d05a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