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建营造保护》,欢迎阅读!
浅谈古建保护
【摘要】本文从讨论古建筑保护对历史、社会和文化等意义入手,分析了古建筑在历史和现实中的重要作用和需要受到保护的必要性。再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古建营造法对古建保护的重要作用,对古建保护方式做出一点探究,提出一些浅薄的看法。
【关键词】古建筑 古建营造法 古建筑保护 历史
中国古建筑以木构建筑为主流,木构建筑记载着中华名族的文明,历史和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文化上来讲,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可复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实用的层面上来讲,古建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我们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思考建筑等重要参考对象。然而由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和一些历史原因,古建筑受到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好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开始慢慢重视古建筑的保护,人们对保护传统建筑和乡土建筑的意识也开始较大面积的觉醒,这方面的工作环境实际上相对来说有所改善。
我们知道,不管是古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都是容纳我们人类行为的一个容器。我们在建筑之中从事各种活动,而建筑的作用就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活动的场所。那么,人们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的同时,可以肯定的是建筑的物质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即所谓建筑适应人类的行为方式。这些连锁变化与现代主义建筑的争论的形式与功能没有任何关系,它显得更为本质,更为原发性。中华民族的实用主义哲学不是一个什么主义所能概括的。
既然建筑的物质形式是适应着人类的行为方式的,那么也说明,在我们的古建筑中,记载着我们前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模式。我们的先人如何用餐,如何行走,如何读书,如何听雨,如何抚琴,我们都可以通过古建筑的物质形式来推断出一二。通过建筑的尺度,朝向,色彩,开放程度等等,就可以想象到前人的生活方式,从而更进一步的继承,这种继承更为本质,少了浮华的某种形式方面的表现。
所以,从人的行为方式这个维度上来讲,古建筑所保留的是一种看不见的精神状态,是一种非物质遗产。这种遗产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一旦失去某种行为方式,便很有可能不会再生,换句话说就是离我们的传统文化更远,这一个非物质维度的古建保护便会以失败而。然而,这个维度的古建筑却与物质维度的古建筑息息相关,基本上可以说是赖以生存不可分割,我们只有保护我们古建筑的物质存在,前人的更为本质的精神才会被我们所保留。
对于普通非建筑专业人们来说,古建筑的存在意义则显得更为表象,他们更注重物质层面的因素,趋向感性。人们很难理性的去分析一个古建筑尺度,空间形式等等。古建筑对这部分人的影响应该只能说普通教育程度,他们所受古建筑的影响的方式则显得更为潜移默化而不自觉。他们会通过在古建筑的行走中不自觉的跟随者前人的行为方式行动,从而达到一种自我教育的目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人是占绝大多数的,我们在做古建保护的时候要认真地主要地考虑的是他们的因素,因为古建保护更多的是为了全民教育。针对这部分非专业人士,古建的保
护所需要保护的内容恐怕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单体,或者群落那么简单。他们能注意到的东西需要更为形象,或者说更为表象。比如说,他们不会去通过某个古建筑的光线条件而去推断古人阅读的方式,他们更希望直接看到古人是如何阅读的。也就是说,我们做古建筑的保护,在保护物质维度的同时,不可缺少的还是要保护行为方式,保存一种生活状态。并且,我们最好是要保留一个古建筑区域,在一个区域内,人行走在其中发生的故事会更多,理解的也就更为透彻,对传统的精神理解也就更为本质。保护古建的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保护古建。
一下通过两个笔者所见到的古建保护的案例进行讨论。 邵阳,史称“宝庆”,后更名“昭阳”、“邵州”,再往后才有邵阳之称。资江与邵水交汇穿越而过,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城。从历史影像资料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代邵阳城市脉络基本上就是沿着资江和邵水两条河流分布,建筑沿河而建,承带状分布。古色古香,尺度宜人。市民生活节奏缓慢,民族传统精神气息缓缓流淌大街小巷。但是由于几十年全国性的经济高速发展,而且房地产成为了一个支柱行业,人们对古建保护的意识没有觉醒,邵阳建筑风貌在最近几十年受到了相当大的打击。一直到2000年左右,政府才象征性的保护了邵水旁边的几栋古建筑。但是在经济利益至上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并不愿意花太多钱来保护古建。当时采取的办法是用几片围墙围住古建筑,阻挡所有外人的进入,也就是所谓的“保护”。时间过长,里面的古建筑显得破旧不堪,屋顶上杂草苍苍。这样的措施,完全没有起到保护古建筑的目的。单指物质维度的古建保护都没有做到位,更不用强调精神维度的建筑保护了。这样的行为对市民完全没有负该负的责任,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古建筑的实用价值也完全没有发挥出来。近年由于邵阳沿江风光带的修建,这一部分古建筑已经完全对外开放了,但是由于建筑在当时受到“保护”的时候收为了政府所有,早已经没有了原居民居住,已经丧失了让市民能形象的明白传统文化的因素,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当属安徽的西递宏村。由于开发旅游的原因,当地相关部分资金较为充足,采取的模式更为恰当合理。西递宏村两个村落是古时徽商聚居的场所,具有相当的规模,建筑也相对华美,反应了一个相对较高阶层的中国古人的生活方式。当地政府采取的保护方式非常自由,在村子里面保留了原住民,并且每年发放一定的补助金鼓励村民留居。同时向外开放旅游,收取一定的费用。在这样一种状态下,相对古老的西递宏村的生活模式被比较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住在其中的人们还在运用那一条著名的水渠,半夜还是会有人在打更。这些非物质层面的东西才是最可贵的,可以很好地对人们起到一个教育的作用,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崇拜。西递宏村的规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整个村落可以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局域文化,游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在某一个角落,发生某一个故事,发现某一个传统下来的举动,体验中华民族的某一部分文化,我想,古建筑的保存的真正的目的应该是这样的吧。
我们进一步将古建保护这个命题延伸,进入我们建筑设计的领域。在这里我们应该将古建保护理解的更为广义,更为自由。古建的保护对象将不再仅仅是古建,而是包过更多软文化方面的东西。从我们的时代特色来看,现代主义已经被批评的体无完肤,各路建筑师都开始毫无忌惮的扛起“文化历史”的大旗了。在某一个程度上来说,民族文化已经开始觉醒。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在这个科技和经济快速
发展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原本本的古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了,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建筑的物质形式不适应人们的行为方式。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设计完全适应现代人的行为方式的新建筑,在新建筑的营造上保护“古建筑精神”。并且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离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有多远,不要进行元素拼贴等技术含量低的手法去回应我们的传统。那不是对古建筑的保护,而是一种滥用。会让某些古建筑里面所蕴含的看不见的软文化的元素发生变异,让其本来的含义变得不明确甚至丧失。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古建保护始终还是要落在人的行为方式上来。我们要在保护古建筑本身的同时,也就是在保护它的物质维度上的意义的同时,更应该保留其精神状态的文化遗产。对于精神遗产的继承,我们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我们前人的行为方式,从而更为本质的去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会在创造新东西的同时,不自觉的,潜移默化,不着痕迹的,恰到好处的将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表现出来。这或许是对于古建保护的根本目的,而不是将古建当做化石来处理。
保护古建筑,保护的是人们在古建筑里面的行为方式。并且通过行为方式悄无声息的影响到我们对新造的物质的要求,在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民族文化的气息,这是我们想要的吧。
【参考文献】
[1 ] 梁从诫:不重合的圈- 梁从诫文化随笔集[M] ,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1 [2 ] [瑞典]奥斯伍尔德 喜仁龙(Osvald Siren)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M] 北京:燕山出版社,1985.
[3 ] [德国]赫达·莫里逊 (Hedda Morrison) :洋镜头里的老北京[M]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1985.
[4 ] 罗哲文,杨永生 失去的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35ecd98a2161479171128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