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赏析万俟咏《昭君怨》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10-02 20:17: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诗歌赏析万俟咏《昭君怨》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昭君,万俟,赏析,诗歌,练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昭君怨 (宋)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栏干。 莫把栏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伺处是京华?暮云遮。

【注】①灯期:指元宵灯节期间。②花信:指群花开放的消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春到南楼雪尽”,点明时节;“雪尽”则见日暖风和,大地回春,群花也将依次绽放。

B.“惊动灯期花信”,“惊动”,运用拟人手法,言春到南楼,时值元宵,群花也将开放,如从睡梦中惊醒。

C.“小雨一番寒”的“寒”字,不仅是指下过一场小雨天气寒冷,还指客居他乡的词人内心悲凉。

D.本词上篇写景,下片抒情。词中所选意象勾勒出一番烟雨迷蒙的景象,与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十分契合。

15.词中为何说“莫把阑干频倚”,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6)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4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4分)

1)《劝学》中“ ”一句,以金属变化来说明学习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荀子的《劝学》中,指出木头经过火烤做成车轮后,再被晒干也无法 ”;认为君子 3 ”开门见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以士大夫对待孩子和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 涂做法。

4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在于:“古 ”,“今之众人’’才智远不及圣人,却“ 。”

5 ”,此情此景,让 想要登仙而去。

6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应该 ”。


7)《赤壁赋》中慨叹“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 D上篇写景,下片抒情,理解有误。上下篇都有景有情,融情于景 15.“莫把阑干频倚”,自我劝解不要总是依靠在阑干上;因为眺望远方也只能看到那层层叠叠的烟水,而看不到自己期盼的地方;表达主人公深切的思归(怀才不遇或不得志)之情。 【诗歌赏析参考】

《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是一首由宋代词人万俟咏创作的词,抒写了主人公思归的心情。

全词语淡情深,清新索雅,一波三折,将客中思归的情怀抒写得娓婉动人。

上片首两句先写客中值上元灯节。“雪尽”则见日暖风和,大地回春。《吕氏春秋。贵信》云:“春之德风,风不信(不如期而至),则其花不盛。”故谓花开时风名花信风。而农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又称灯节,为赏灯之期。此“灯期”之花信为“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欧阳修咏小桃诗所云“初见今年第一枝”者是。所谓“惊动”,即言春到南楼,时值元宵,小桃开放,如从睡梦中惊醒。

三、四两句,写倚“南楼”之栏干,承上“灯期花信”而来,词意所转折。独倚栏干之人,必不游众之中,而这一番寒意,是因为刚下过的一场小雨,还是因为客心悲凉的缘故,亦是断难分辨。

过片“莫把栏干频倚”,翻进一层写归思之切。所以强言莫倚,是因为倚栏干也只能“—望几重烟水”,重重叠叠的烟水云山遮断了故国的望眼。接下来“何处是京华”,全是望寻之神,说明他欲罢不能。“京华”指京都,即汴京。最后再作否决:“暮云遮”,即还是望而不见。此句似暗用李太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意,既写景兼以寄慨,实有比义。

这首词清雅情深,当为词人的代表作。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4分)

16、(1)金就砺则利 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輮使之然也 善假于物也

3)古之学者必有师 小学而大遗 4)犹且从师而问焉 耻学于师 5)凌万顷之茫然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虽一毫而莫取

7)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315af7a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