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赛课导学案_7》,欢迎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教学目标:
1. 了解“干谒诗”这一类特殊的诗歌题裁。
2. 通过对比几首诗的异同,总结出判定“干谒诗”的方法。
3. 通过学习一首诗,能读懂且能赏析一类诗——“干谒诗” 一、设疑导入
1. 请同学们朗读《近试上张水部》的无题目版,结合注释,讲述诗歌内
容。
2. 出示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明确“近试”、“上”的意思,提
问: 本诗是否是文题不符的偏题诗?
3. 出示张藉给朱庆馀的回复:《酬朱庆馀》 这表明他们彼此都读懂了
对方的意思,是不是他们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交 流密码呢?本节课我们就试着来破译其中的密码。
二、介绍古代的选官制度及干谒诗
1. 明确古代选官制度分为科举和被举荐,被举荐又分为自荐和隐居。自
荐 就需要自荐信,即干谒诗——古人的自荐信。
2. 干谒诗简介
目的:向达官贵人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求得晋升的机会。 语言风格: 含蓄、曲折 三、整体感知
1. 朗读八下课本中的两首干谒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上李邕》。 2. 结合注释梳理两首诗歌的内容。
四、对比寻特点
1. 任务一(异中求同): 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两首诗是干谒
诗?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在分析之前,提醒同学们回忆 干谒诗 的目的和语言风格,并根据干谒诗的 目的推测干谒诗的内容、情感可能是:( 1)“我”很有才华。( 2)“我”屈 才了。“我”为自己感到惋惜。( 3)“我”渴望得到重用。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 “情”:通过颈联和尾联中的“欲”“无”“耻”“徒”“羡”等
字, 读出诗人的情感是对做官的向往和做官无门的遗憾
2. “景”:首联和颔联中的景物特点是水天合一、烟波浩渺、气势磅礴。
一方面自然过渡到后文的抒情,另一方面也抒发了诗人的宏伟抱负。
3. “技”:用典、比、借景抒情。
《上李邕》
1. “物”:大鹏——擅借长风,志向高远,能力超群。 2. “情”:不被世俗认同的感伤,渴望得到赏识和引荐。 3. “技”:用典、比、托物言志。
对比二诗找出共同点 (从题目、主旨、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 ,即干谒 诗的特点。
1. 题目:有“上” / “赠” / “献”等动词 +人名 2. 主旨:渴望得到引荐被重用。 3. 表现手法:比、用典、借景抒情等。
再读《近试上张水部》,还确定是偏题诗吗?它的主旨是什么? 这是一首典型的干谒诗,从题目、手法均可看出。明确本诗写作手法的最 大特点是“比”,以新妇自比,以夫婿比张水部,以舅姑比考官,以画眉比能 力。( 插入文常: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 关系,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发展的一种传 统表现手法。此诗也是用这种手法写的。 )
主旨:朱庆馀参加考试前以此诗呈献给水部员外郞张藉以试探底细。
2. 任务二(同中求异): 对比三首诗,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从题
目、 情感、风格、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
过渡语:干谒诗的特点比较鲜明,限制很多,创作者就像戴着脚镣跳舞, 不容易出佳品,可是我们读到的这三首都是其中的佳作。
明确三首诗的情感有所不同,《近试上张水部》是不安与期待,《望洞庭 湖赠张丞相》是向往出仕求官却无人接引的遗憾,《上李邕》是讽刺世人不解 自己的宏愿,世无伯乐、怀才不遇。从题目也可以读出不同,李白直呼李邕大 名,可以看出青年李白的桀骜。 五、小试牛刀
诗歌鉴赏: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唐】岑参
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 1) 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
后行。 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
【注释】( 1)始为郎:即作者初始作郎官。郎官,又称尚书郎,包括尚书六部 各曹的侍郎、郎中和员外郎。岑参于广德元年( 763)秋“入为祠部、考工二员 外郎”。
1. 根据干谒诗的特点,判断本诗是否是干谒诗。
题目: 内容、情感: 手法: 手法:
2. 诗中颔联写景有何作用?
描写了秋夕读书的清幽环境,照应题目,烘托了岁月蹉跎的感伤之情,为下文 言志抒情作铺垫。
3. 简析诗歌颈联的妙处。 触景生情,以“惊蝉”和“旅雁”自比,含蓄地
表达了诗人仕途上进的愿望。
4. 诗歌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凿壁偷光,希望得到
李侍郎提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25c6039e1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