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1.1《王维诗四首》课前预习(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欢迎阅读!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基本阅读 1 王维诗四首 课前预习
积土成山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蒸藜(lí) 炊黍(shǔ) 饷(xiǎng) 东菑(zī) 白鹭(lù) .....啭(zhuàn) 朝槿(jǐn) 红萼(è) 辛夷坞(wù) 临圻(qí) .....罟师(gǔ) .
2.理解词义
饷:送饭食到田头。 菑:初耕的田地。 啭:小鸟婉转的鸣叫。
涧户:崖谷山涧像门户一样相对,或指涧中的居室。 罟师:渔人,这里指船夫。罟,网的通称。 角弓:用兽角为饰的弓。 雕:一种猛禽。 二、文学常识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752)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被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了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作品有《王右丞集》。 三、课外经典句段 王维名句选
人闲桂花落,夜静山空。
(《鸟鸣涧》)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青溪》)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眺》)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暝》)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
问题导读
1.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显著特色。请以《积雨辋川庄作》为例对这一艺术特色作简要说明。 提示:此诗写辋川之夏景,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于白鹭描绘其飞行,而黄鹂则直说其啼鸣。在背景上,“漠漠”,写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正可谓“诗中有画”。 2.王维的送别诗善于借景抒情。请联系学过的《渭城曲》,细细品味《送沈子福归江东》的景物描写与表达情感的关系。 提示:《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前二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主要写“朝雨”和“柳”两种景物。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暗含依依不舍之意。路上行人和车辆扬起的微尘被“朝雨”沾湿,“客舍”和柳枝在 “朝雨”的浸润下显得格外清新,就在这样的背景中与友人劝酒惜别,这是以景衬情;《送沈子福归江东》前二句“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写送别之际与友人难分难舍的情谊,而第三句正是承前二句所发,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诗人巧设比喻,以有形可感的色来比喻无形的相思,且境界辽阔,这是以景喻情。二诗都是借景抒情,收到了极好的表达效果。
3.《观猎》前六句表现出的紧张、激烈、迅疾,与后两句的淡静、平缓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什么表现手法?你还能说出相似的例子吗?
提示:尾联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射猎时“风劲角弓鸣”,风劲云涌,气氛激烈;猎后“千里暮云平”,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
4.我们来看看有关诗歌形象的知识,诗歌和小说、戏剧、散文三种文学体裁一样,也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之类。试找出《王维诗四首》中的形象。 提示:《积雨辋川庄作》中的形象既有塑造的人物形象——早炊的农妇、劳作的农夫,又有诗人自己,更多的则是景物。《辛夷坞》中的形象有:辛夷花,涧户。如果只说“涧户”太简单了,应该含有山花、草、小溪。《送沈子福归江东》一诗中的形象有:杨柳、渡头、行客、罟师、船桨、色、诗人、沈子福。《观猎》一诗中的形象有:风声、角弓声、将军、猎物、渭城、枯草、鹰、雪、马、新丰市、细柳营、射雕处、千里暮云。 注意:《王维诗四首》中的形象,除《辛夷坞》一诗只有自然之景外,都包括自然之景、社会之物和人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ebb09a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