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盛世古诗

2024-03-14 01:18: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朝盛世古诗》,欢迎阅读!
古诗,唐朝,盛世
唐朝盛世古诗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余光中说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三分成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即半个盛唐。

这世间没有人能比李白更懂得明月的浪漫,尤其是长安明月的浪漫。但在诸多明月诗歌中,这一首最为清新自然,也最能代表盛唐气象。

这种盛唐气象,不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雄浑开阔,让人读了立马就感觉到慷慨激昂。而是,在皎洁柔美的月光里,将盛唐沙场与闺房巧妙融合在一起的深情开阔。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长安明月仿佛是李白家里的,俯首即是,就这么自然而然地照耀到千家万户。而月色下此起彼伏的捣衣声,又将视线延展到沙场。

因为这捣衣声,是思妇在为征夫赶制冬衣的情景体现,是那个功名只在马上取时代的常见现象。

这很自然得就会让人想到那些边塞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一片”对“万户”背后,蕴含盛唐了的开拓进取,也饱含了个体的慷慨悲壮。

只不过,这份悲壮由思妇的捣衣声与玉关情来体现,明月浸透了思念,秋风吹不散眉弯。

而这不只是一座京城的思念与哀愁,而属于天下所有思妇与征夫,蔓延在玉门关内外。

而被这份秋风明月同样撩拨得无法入眠的,还有李白,他听到了这些捣衣声背后的心声: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就像王翰以征夫的视角所写,“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这又不只是思妇征夫的心声,也是一个心怀天下的读书人心声,有国才有家,有家更爱国。

而这种胸怀,盛唐的诗人从不缺少,以边塞诗出名的王昌龄,他的笔下也从来没缺少对闺房思妇的书写,“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而最悲凉的,莫过于陈陶笔下,“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正因为这些诗人能看到盛世背后的牺牲与疾苦,深怀悲悯,才是真正的盛唐。

2.长安酒,醉风流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有人说,要是把唐诗宋词拿去压榨,至少会淌出半斤酒来。

杜甫的这首《饮中八仙歌》就是最好证明,描绘出长安城酒中八仙的潇洒饮酒图,极其风流。

这八个人,从王公宰相到名士布衣,嗜酒如命,又豪放旷达,足见开元太平人物之盛。

除了我们熟知的状元贺知章、诗仙李白和草圣张旭,还有唐玄宗的侄子汝阳王李琎、左丞相李适之、名士崔宗之和苏晋,还有一个布衣焦遂。

他们身怀绝技,醉酒之后也不忘各自的看家本领,将自己的本性展露无遗。有人挥毫泼墨,有人高谈雄辩,有人玉树临风,有人傲视王侯,有人则落水安眠。各有风情,各自迷醉。

但杜甫作为资深迷弟,把最浓墨重彩的篇章还是留给了李白,成就了世代相传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da6364762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