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思考

2022-12-07 02:24: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思考》,欢迎阅读!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思考,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思考

作者:杨晖 姜铁男 范天中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5年第06

一、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教育

一直以来,我们主要致力于学校教育研究社会教育则变成了学校教育的辅助品,仿佛教育的全部含义就是学校教育,而无其他。但不管是从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形态以及教育的本义来看,教育都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教育

1.教育的属性来看,社会教育与生俱来的属性,是教育最根本的属性

自有了人类社会便产生了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这个教育是在社会产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发展,教育的属性日益增多,如生产性、阶级性、历史性等。

2.教育的形态来看,教育的最初形态就是言传身教式的社会教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语言的出现等等才有了所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形式。

3.教育的本义来说,教育的原初含义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有意识的思想、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人的培养的社会活动

所以对于教育,应该以一种完整的方式表述: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教育的形态绝对不应只包含学校教育。那么,为何对社会教育的探索却如此缺乏呢?尽管从我国几乎所有的教育学刊物、著作、辞典,都可以查阅到有关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广狭义之分。按照教育的广义概念看,教育应该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等各种形式。依照这样的科学界定,我们至少应该有两套教育理论体系,一是社会教育系,二是学校教育体系。但是却几乎所有的与教育有关的法律理论等都集中在了学校教育甚至是青少年学校教育之上。我认为,对此方面的探究的缺失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1)对教育概念的理解狭隘;(2)对于社会教育理论研究不足,造成研究方法的缺乏;(3)社教育的成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看到,这不像学校教育教育成果显而易见。 二、相较于更有局限性的学校教育来说,社会教育有着诸多优势 1.社会教育具有多样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教育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作为对象,这就是说只要是对社会全体成员施以影响的各种活动的主体,都可以看作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政府、团体或私人(主要是通过他们所设立的文教育机构来进行)等都是社会教育的主体。 2.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社会教育的对象就是社会的每一个具体的成员。社会教育对象已日益普遍,社会教育的服务对象已远远超出青少年的范畴,而扩展到了全社会社会教育的宗旨就在于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社会教育对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人员都有重要意义。社会教育的这个特征说明社会教育在现代社会里其意义愈加重要。 3.教育内容丰富,具良好的开放性

社会教育教育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等联系起来,没有年龄、空间、时间的限制。这使得社会教育的内容纷繁复杂,同时也容易导致社会教育的不确定性。 4.教育形式具多样性

很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限制,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在以往社会教育的开展中,影院、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都是可以进行社会教育的场所,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培训班式、讲座式、函授式、媒体传播式(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影院等)、展馆式(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自学式等。网络社会教育将成为社会教育发展的新趋向。 5.教育方式具补偿性

社会教育不仅面向在校接受教育的人,同时还面向广大社会劳动者,而且更能满足人们对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的需要,让普通大众享受到自主学习的权利。

尽管社会教育的风气现在越来越浓,各种社会教育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萌生,这种趋势整体是好的,但是却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理论基础的缺失,而出现了一些令人不乐观的趋势。 三、针对社会教育力量薄弱采取的措施 1.搞好有关社会教育理论研究

可以向一直坚持重视社会教育的日本借鉴相关经验,让社会教育有规律可循、有方向可走、有方法可参考。 2.建立相关法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一方面可以充分保障普通民众享受自主学习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是对社会教育机构的规范。

3.重视教育的过程,切忌只是关注短期的教育收益与结果

淡化这种对于技能证书、等级证书的观念。社会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过于功利的看法只能破坏社会教育的功能。 4.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通过学校教育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模拟社会实践,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学习无处不在的观念。

最后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越来越开放,能够接受越来越多的方式方法,能够容纳越来越多的人群,让我们的社会真正变成一个学习社会,让我们的教育不再只是着重培养会学习、会考试的学生,而是培养一个健全的人。 参考文献:

杨雄,刘程.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J].社会科学201301. 编辑 薄跃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cb3471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d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