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个性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欢迎阅读!
关于个性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摘要:目睹了媒体中报道的学生的过激行为,作者感觉对于个性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作者从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等三方面谈了自己对个性学生教育的几点认识,以期以后不会再有类似过激的事情发生。
关键词:性格叛逆 个性学生 挫折承受力 教师素质
看见一则触目惊心的新闻: 2012年4月13日晚19点30分左右,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一班14岁的女生李欣玥从自家五楼的窗户跳下,14日早晨,因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是什么导致这花季少女轻生呢?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学校规定学生不准留长发,而该生不愿意剪掉留了许久的头发。这儿我不想来探讨此事的责任问题,而想结合自己10余年的职教教学经验来探讨下关于对个性学生教育的几点看法。相对于普教来讲,职业学校中的个性学生、“性格叛逆”学生要多一些。接触的多了也就不会像从教之初那么不知所措,我认为假如我们老师都能做到以下三点的话,像类似的悲剧肯定能杜绝或者减少发生。 一、要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性
所谓个性,就是人的内在性在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得以发展并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稳固的个体属性。假如这种个体属性更多的是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成分,那么这种人就是一种个性贫乏的人。个性贫乏的人往往表现为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这将限制个人的发展。但是在现行教育模式下,我们更多地采取的是以管理者或教育者的主观意志为中心的一种强制性教育;一种泯灭个性发展注重共性“模具式”教育。尽管我们经常提到“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学生的主体性很少得以体现,教育者很少意识到学生的需要。
其实很多教育家都强调尊重个性和发展个性。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中的本质因素不是‘限制’而是‘解放’,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解放成长者内在的力量。”前苏联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十分重视个性培养。他说:“我所理解的教育目的就是:人的个性培养计划。”只有解放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内在性得以觉醒,才能促进学生自我的实现,体现其人生价值。
由此可见,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转变教师作为“支配者”,学生做为“被支配者”的传统观念,再不能按照自己的想象模式去塑造学生,而全然不顾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我们应当深入了解每个所教的学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只是一个群体,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才能避免教育上的“一刀切”,才能从根源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要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所谓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要了解挫折承受能力先应该了解学生所遇到的挫折有哪些,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
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常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生理因素。一个发育正常、身体健康的学生,比生理上有缺陷或多病的学生要有较强的耐挫力。②生活经历。阅历丰富、饱经风霜者更能承受挫折;反之,如果一个人从小娇惯成性,生活欲求总是顺利地得到满足,他就不能获得忍受挫折的经验。③思想基础。具有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更能对付挫折,这是耐挫能力的核心。④个性
特征。意志坚强、乐观开朗者更能适应挫折。⑤挫折准备。有挫折心理准备者更能接受挫折。⑥期望水平。期望水平越高,挫折打击就可能越明显。⑦挫折判断。人们对同一挫折情境可以有不同判断:一个人可能认为是严重挫折,而另一个人则可能会认为是“小事一桩”而已。⑧防御机制。能及时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并倾向于运用积极方式者,有更强的耐挫能力。
了解了挫折的成因和挫折承受能力的相关因素,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来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习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排除不必要的忧惧,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人际关系方面,引导学生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能够了解彼此的权力和义务,能够客观了解关心他人的要求,诚心赞美别人的优点,接受别人的意见,积极与人沟通;兴趣愿望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个人爱好,不攀比,对自己的物质要求不能超越家庭的承受能力;自我尊重方面,要令学生善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并能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养成良好的自制力。 三、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的素质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也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应该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
如果我们教师能够积极做到以上几点,如果我们的教育环境能够更加宽松一些,我们的社会能够更加包容一些,相信对于个性孩子的教育将不再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也相信像李欣玥这样的惨剧不会再发生。投身教育事业就应该像热爱自己的生命那样来热爱这个事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c6cf08c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