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透明化生存

2023-03-18 12:26:0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网络时代的透明化生存》,欢迎阅读!
透明化,网络时代,生存
网络时代的透明化生存

作者:暂无

来源:《检察风云》 2014年第1



/程新友

网络普及,带来的是全社会信息流动,论坛、社区、贴吧、博客、微博、微信,逐个迅速流行。中国网民数量的增加,也与网络传播一样地迅速。2013年,中国网民将近6亿;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

网络时代的到来,导致社会越来越透明。人们生活在一个透明时代。我们在哪里,去过哪些地方,登录过什么网站,住过什么宾馆,见过什么人,都有迹可循。

对于公共领域而言,透明化为监督提供了新手段。网络成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信息源。从“微笑局长”杨达才,再到郭美美炫富等事件,网络愈来愈显示出其威力和杀伤力。围绕表的微博曝光的扩大,除了陕西“微笑局长”,更多的官员被发现戴名表。一场通过查佩戴名表揪腐败官员的网络行动拉开;围绕着郭美美的名包,红十字会更多的内幕被曝光。

但是,不可否认,网络时代导致社会的透明化,会对很多人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近日,中国一位花季少女不堪网络曝光的压力而自杀的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大讨论。

高中女生琪琪从广东陆丰望洋河桥上跃下身亡。因怀疑她偷窃服装,店主将监控视频截图发至微博求“人肉搜索”。这则“人肉偷衣服女生”的信息引起了热烈反响,网友纷纷参与“人肉搜索”。很快,琪琪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学校、家庭住址和个人照片均遭到了曝光,成为身边同学朋友指指点点的对象。同时,网络上也有对琪琪进行批评辱骂的声音。1232024分,在连续发出“第一次面对河水不那么惧怕”“坐稳了”两条微博后,琪琪跳入河中,结束了自己年仅18岁的生命。琪琪的父亲、姐姐认为涉事服装店店主系“诬陷”,参与“人肉搜索”的网友的行为导致“一个花季少女无奈走上绝路”。

而在20139月,美国一名12岁女孩因不堪忍受网络曝光而自杀身亡的悲剧,也在美国社会上引发了巨大震动和反思。花季少女因网络曝光而走上绝路的案例不在少数,却仍旧无法刺痛网民的神经。

现实已然如此,未来还会怎样?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你我背后都有无数双“鹰眼”。

大数据时代的大风险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的话显得有点落伍了。目前,最时髦的说法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数据时代”。不仅商家可以从大数据中“挖出商业金矿”,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还直接把“大数据战略”形容为“未来的新石油”。“大数据”作为时下最流行的信息化标志,如今,每个行业都在为自己具备大数据能力而作出努力。

“大数据”存在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获得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精准的分析,从而更加高效地为用户服务。但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数据的客观性让不少决策者能够更加理性地作出最正确的决定;但是“棱镜门”事件却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重重地拍在了“大数据”的脸上,让人们对这个信息社会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20136月,一位名为爱德华·斯诺登的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雇员向媒体披露了一些机密文件,致使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暴露在公众视线当中。

据了解,“棱镜”项目涉及美国情报机构在互联网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10类主要信息进行监听,其中有电邮信息、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等细节。一时间,舆论对于“棱镜”项目的存在给予了诸多的声讨。但是,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正是有了“大数据”的存在,才让“棱镜”项目得以实施。除“棱镜”外,还有“主干道”、“码头”和“核子”。其中,“棱镜”用于监视互联网个人信息。“核子”则主要负责截获电话通话者对话内容及关键词。“主干道”和“码头”分别对通信互联网上数以亿兆计的“元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元数据”主要指通话或通信的时间、地点、使用设备、参与者等,不包括电话或邮件等内容。

这件事让人们开始深入思考,在网络时代如何兼顾安全与自由、国家利益与个人隐私。

监控社会

“监控社会”这一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Gery T·Marx1985年提出的,用来表示为了达到绝对的社会控制而被计算机监控技术所包围的现代社会。其实,法国思想家福柯也曾作过“监控社会”的陈述。在他看来,监控社会中个体的身体被权力技术控制和规训化。观察监控是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监控成为每个人生活中无法摆脱的内容,人的信息被全面细致入微地记录储存和使用。

而在现实生活中,“监控社会”的概念正是在这种监控现象的普遍存在而得到不断强化。抬头看看四周,真是一个监控年代,各种摄像头充斥:大街上、商店里、机场、地铁、餐馆、火车站、小区、学校、停车场、红绿灯前、取款机前,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有各种监控的存在。

在安全方面,以社会控制为目的的监控手段有户籍制度、身份证、个人档案等形式,涉及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住址、家庭状况、教育程度、电话号码、健康情况、医保卡号、汽车驾照号码和车牌号码、前科记录、信用卡号码、会员卡号码,甚至包括生物测量获得的血型、DNA数据。广场、街道、十字路口、商场、银行、车站、宾馆、医院、公司、工厂等场所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指纹、虹膜、DNA等生物信息被用于安全检查、身份确定、刑事侦查和跟踪,等等。

管理方面包括最为常见的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考勤、考核,和使用闭路电视监控、电话监听、计算机使用的监视和网络使用的监视等一系列的电子监控手段获取雇员信息用于组织管理活动。

商业活动中表现为商家了解顾客信息的各种活动,了解顾客的基本情况,如家庭情况、住址、电话号码、收入、信用状况、消费习惯等。信用卡消费、信贷记录、电话使用记录、商场消费记录、医疗记录、浏览网页记录、电视收视记录等信息被用来锁定目标客户群。

虽然监控并非只发生在现代社会,但现代社会的监控是不同于以往社会的,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监控从古代社会“使大批的人群能够观看少数对象”发展到现代社会“使少数人甚至一个人能够在瞬间看到一大群人”,这就是“监控社会”特征的改变。而网络时代的到来,让“监控社会”更趋形成。除了你的家人,最了解你的人是谁?如果你习惯用百度搜索,也许百度比你更了解你,你每天搜索的关键字、浏览的页面都被记录了下来,系统了解你的兴趣爱好。如果你用银行信用卡,也许这家银行也会了解你。你住过的酒店,登录过的网站,到过哪里旅游,你的汇款记录,你从淘宝上买的东西,你的地理位置,吃什么干什么在哪里和谁在一起,都被各种系统设备记录下来,让你无所逃逸,无所藏身。




“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之。”这是一句网络语言,也是一句写实。科技不断智能化,推互联网的深度应用,智能手机可以识别人脸、声音,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推理;网上可以人肉,可以百度地图。当一些城市的摄像头覆盖率已经达到98%以上时,你何处遁形?

日新月异的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潜在的威胁也在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依赖智能手机,但是,能想象类似《楚门的世界》情节发生在真实生活中会是怎样的场景吗?就如电影里面一样,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有一双看不见的“鹰眼”在看着你的生活。吃饭、洗澡、甚至睡觉等最隐私的个人行为,都被公开并讨论。

透明的界限

总体来说,一个透明开放的社会比一个秘密控制的社会,更为稳定而有活力。但重要的是要建立透明的界限。谁来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公民的信息被泄露之后,有何保障机制?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网络发展带来便利的生活。信息快速传递,一个虚拟世界因此成形,人们已接受了这样的

生活,但其中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随时有人隐私被侵犯,随时有人不经同意取得他人的信息

透明化时代,透明的界限背后蕴藏着公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博弈,公共利益与公民隐私权的博弈。在网络时代,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谁来保护公民的信息全?公民的信息安全当然要靠人们自己去保护。一方面,人们需要有知情权,需要网络监控与曝光来维护公共利益;另一方面,需要在这个无处可藏的世界之中,保障我们权利,呵护我们的隐私权。在这两者的博弈当中,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用法律给监控,给知情权套上笼子,这是世界法治国家的通例。

只有将网络“监控者”关进法律的“笼子”里,置于司法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监督之下,网络这把双刃剑才有可能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同时,不伤害到公民权利。没有隐私权,人们就没有安全保障;没有安全保障,人们就没有自由。网络自由并不是想方设法去偷窥、控制他人,而是理性的自我约束、自我驾驭。一旦我们追求网络自由的手段不合法,结果可能就是我们自己不自由。一言以蔽之,没有网络安全保障,也就没有网络自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b553c3b9c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