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环境下高中整本书阅读实践策略初

2022-12-27 06:35: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数字化环境下高中整本书阅读实践策略初》,欢迎阅读!
数字化,本书,实践,策略,高中


数字化环境下高中整本书阅读实践策略初探

——以《红楼梦》思辨性阅读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中生的阅读有碎片化、功利化、狭隘化的趋势,学生知识面窄, 阅读时间少,阅读能力低,阅读程度浅,更是难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的 18 学习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推行整本书阅读一年,发现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兴趣不高,反而偏爱于娱乐性强的青春偶像网络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更面临学生兴致缺乏、纯粹任务式阅读、半途而废等困境。整本书阅读急需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区别短篇作品,经典名著阅读依赖于深刻的生活感悟、思辨性思维,需要学生深刻的分析、辩证的思考、合理的论证。对此,本文将整本书阅读和思辨性阅读相结合,探究有效的阅读策略。

当今社会教育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发挥人的潜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语文育则帮助学生“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把“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定为“学习任务群 6”。《红楼梦》是有学者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暗含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很多学生通过电视剧等方式已经了解其大概情节, 却没有更深的感悟。《林黛玉进贾府》文章的教学如同“鸡肋”,深陷细节分析和人物形象分析的泥沼,学生无法领悟其人物魅力,也无法欣赏《红楼梦》的文学魅力,更别说结合现实生活感悟其思想情感。本课抛开常规阅读的课后自由阅读的模式,尝试从思辨性阅读着手, 探究思辨性阅读模式:巧设目标,定位方向,阅前导读,找到思维点,紧扣文本,提出质疑, 交流探究,个性展示,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其思辨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思辨性阅读模式探究 (一) 巧设目标,定位方向

常规整本书阅读模式由问题激趣、阅读方法指导/精读示范、课外阅读、心得体会交流等几个环节组成。问题激趣固然能激起学生一时之趣,阅读兴趣也容易在漫长的阅读过程中逐渐消磨殆尽。课外自由阅读着重趣味性阅读,目标空泛,让学生很茫然。如《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在经历前三个环节过后,将近一半的学生只完成 1/3 的阅读量。再加上学生通过电视剧对小说的情节已经基本了解,学生对宝黛的爱情线也丧失了耐心。阅读目标定位急需改变。思辨性阅读教学要注重其思辨性,就必须从阅读目标开始。阅读目标是一切阅读活动的出发点和基础。

哈贝马斯认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反思的能力,主张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语言思辨,以此来增强学生反思社会现实,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自 身的可持续发展。”② 高二年级的学生也比较适合思辨性阅读。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和课文的分析,本次阅读目标是:第一,围绕专题进行分组,有目标地阅读整本书。结合自身经历,鉴赏其作品魅力。第二,提出质疑,做好笔记。小组讨论后,精选问题,参与班级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第三,根据自身感悟和阅读经历,思考问题, 提出假设并论证。 阅读难点则是小组的相互交流和问题的论证。 ( )阅前导读,找到思维点

在数字化环境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革,也为阅读教学带来了便利。利用便捷的信息化手段,教师收集好相关资料,备好阅读导读课。例如做一个介绍《红楼梦》的综合型课件,内容包括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和魅力、多样主题思考、了解中外影响、作者背景、掌握《红楼梦》的多种读法等,呈现形式有 ppt 推送、微课、慕课、视频合集、相关知识链接等。教师可以通过公众号或者微信群推送给大家,并组织大家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中自主学习(可在电子阅览室进行)

在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专题,分专题组队,并选出组长和信息






员。例如根据《红楼梦》的主题、人物、语言、环境、对联、文化常识六个专题,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组内由学生自己选出组长和信息员,组长负责每周一次的讨论,信息员负责收集跟专题有关的问题和言论。

(三)紧扣文本,提出质疑

思辨性阅读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需要学生独立的思考、具体的分析和论证的过程。阅读期限可以教师定,外在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学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的阅读目标是:围绕小组专题,根据你的感动点、疑惑点、反思点等,每周提出 2 个问题。小组由组长制定阅读计划和章程,每周小组开一次讨论会,可以线上或者线下。小组成员一起交流讨论,并精选出每周 1 个“最感兴趣”的问题,然后粘贴到班级墙上。班级全体成员可以自由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从原文找到相关线索进行论证。例如《红楼梦》人物专题精选的一个问题是:作者是怎样看待妙玉这个人物的?引起了全班的讨论,有关妙玉的描写语段成了全班课间讨论的话题。每个组员要针对自己本组的问题提出观点,并从原文找到相关线索进行论证,信息员收集本组成员有效信息,归纳整合。另外,最后一周,每小组要选择另一个小组的问题,对其问题进行讨论和论证。学生花了 2 个月阅读完《红楼梦》, 收集了 48 个问题,其中学生“最受欢迎的问题”有 12 个,“最受欢迎的问题”由学生投票 决定,但必须保证每组都有一个问题保留。 (四)交流探究,个性展示

阅读期限到来之际,教师可以组织一场班级讨论会。讨论会围绕“最受欢迎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讨论会的进程以问题为线索推进,每个问题的讨论包括本组信息展示(本组信息员收集的本组成员的观点和论证信息、别组的论证信息展示和 5 分钟现场即兴论证的呈现。教师在其中承担主持人的任务,主要负责讨论会的有序推进和突发问题处理。

思辨性阅读有别于学生过去自由式、趣味性阅读,可以避免名著阅读中出现的自由、散漫、半途而废、过分关注情节等现象,让阅读更加有目的性。同时,阅读时问题的提出和论证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辩证性思维,发挥高二学生独立思考和的质疑的优势,发展其思辨能力,提升维品质。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为班级的整本书阅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氛围,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读完整本名著做好了铺垫。

三、结语

思辨性阅读强调学生理性思维的分析和论证,为整本书阅读带来了新的视角,解决了整本书阅读的某些困境。思辨阅读模式通过交互技术的运用提高了整本书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让学生更好的分析名著、感悟生活,思辨人生。但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思辨性阅读和自由

式、趣味性阅读并不对立,只是阅读着重点和阅读目标的区别,有时也可结合使用。数字化环境带来了阅读方式的变革,为思辨性阅读带来了便利,也给整本书阅读带来了新的策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8e09788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3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