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未成年人犯罪》,欢迎阅读!
浅析标定理论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摘要:青少年犯罪,严格来说是犯罪学概念。我国的所谓青少年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某个特定年龄段(14周岁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18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的青年人)的人实施了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从部分犯罪社会学理论出发,简要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进而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犯罪社会学 标定理论 越轨行为 防控犯罪 一、 标定理论
标定理论又被称为标签理论或贴标签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初期形成的一种解释犯罪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标定理论是一种关于在初次违法犯罪之后,为什么还会继续违法犯罪的理论,它把论述的重点放在继发性的违法犯罪行为上。标定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继续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是社会对一个人初次的违法犯罪行为贴上坏的标签的结果。
标签虽然不一定能客观地反映这个人是什么样的,因为有些标签是社会错误的加给某人的。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人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别人对他越轨行为的反应以及他对别人反应的理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标签的影响下,他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别人对他反应评价的方向发展。
根据标定理论的观点,可以把青少年的行为分为两种:
1.初级越轨行为,又称为原始越轨行为或者一级越轨行为。它是指青少年偶然违反社会或学校的行为规范,这类行为一般来说对个人心理和未来生活并不会发生持续影响的越轨犯规的轻微行为。正这类行为大部分都是暂时的、出于好奇的、微不足道的或者易于掩饰的。例如,一个小孩偶尔受同伴怂恿偷几个烧饼;一个中学生出于好奇看了一次“三级片”:一个青年处于义愤把另一个人打伤等。都被孩子们看成是游戏、冒险、刺激和有趣的活动。 这些行为虽然违背了社会或学校的行为规范,但是行为人在行为当时并未认识到他们的行为所引起的问题的严重性。而社会却用另一种态度来对待他们,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留下了创伤。 2.继发越轨行为,又称为二级越轨行为或习惯性越轨行为。它是指青少年的初级越轨行为,被父母、老师、朋友等贴上坏的标签甚至受到斥责或惩罚以后,进一步的、变本加厉的实施的更为严重的越轨行为。继发越轨行为区别于初级越轨行为的一个关键之处在于青少年被标定为违法犯罪者,于是,他们开始有意无意的接受这一标签。围绕被标定的角色来认知自己的行为和观念,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如偶然的盗窃逐渐变成惯窃 二、标签对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发育还不太成熟,因此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对别人给予自己的社会评价也极其敏感;尤其当听到消极、否定、反面的评价时,他们在心理上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视为社会评价所描述的人,把自己的形象也界定为社会评价所认为的形象,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被社会标签所塑造的角色会逐渐变成现实而且被逐渐强化。其实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任何一种行为从其本质上来说是偏离或违反一定社会、组织和群体的行为规范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行为结果和现象之所以有些越轨,有些不正常,不符合常规和传统道德,可以被认为,这其实是因为社会中对他们来说很重要的“他人”,如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老师、朋友等或者国家的权威机构,如公安机关、法院、监狱等给这些孩子贴上了一定的标签。同理,一个孩子也只有在被他人贴上了坏的标签时,他的行为才构成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事实上,正是那些坏的标签给他们下了“诊断结论”。
总结:笔者从标定理论得出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启示,认为对所有的青少年都一视同仁,不搞区别对待。尤其是对那些曾经犯过错误、有过某些越轨行为的孩子,决不能因此给他们贴上“坏”、“不道德”、“小偷”、“霸道”、“懦弱”、“笨蛋”等等诸如此类的标签,不能把他们与其他同伴隔离开来。总之,不能轻易给犯错的孩子下结论、“扣帽子”。 社会应该排除对越轨青少年的偏见和成见。为了不要把越轨青少年的人生之路引上愈来愈深的歧途,
整个社会都要负起教育的责任,对他们平等看待,消灭歧视。并且,家庭、学校、社会要重视犯错青少年,使其在不断强化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认可过程中,逐步走出被贴标签的阴影和恶性循环的怪圈。
参考文献:1. 黄圣峰:《标签理论初探》
2. 叶至诚:《社会学概论》
3邵丽娜 孙永生:《标签理论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8863ebe6bd97f192379e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