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影《甲方乙方》的叙事艺术研究》,欢迎阅读!
电影《甲方乙方》的叙事艺术研究
《甲方乙方》是着名导演冯小刚的一部重要电影作品. 该片制作时间为1997年,该片以情节化叙事取胜,用一个又一个圆梦游戏情节将影片的叙事性发挥到极致,用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对平常人的审美世界用喜剧的手法演绎出平凡人的生活状态,并用喜气洋洋的团圆式结局,赋予了影 片具有传统伦理思维的精神理念,这不仅仅是影片主题的呈现,更是影片叙事的内在逻辑.正是这部电影,为冯小刚的导演生涯带来了春天,开启了冯氏贺岁片之路. 该部电影为冯小刚贺岁电影奠定了风格,融平民化, 娱乐化,写实主义于一体,为电影带来了极高的票房.因此研究该电影的叙事艺术,对认识冯小刚电影具有极其重 要的意义.
一 ,《甲方乙方》叙事的文本分析 1.叙事视角的平民化
2O世纪80年代到9O年代,可以说是精英文化与大众 文化发展的分水岭,并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平民生活逐渐走进了影视文化关注的视野.这既是中国整体社会的一个价值取向变化,也是影视产业发展对市场化的一种努力.冯小刚正是在这样的影视文化转型中出现的一个极具 代表性的人物. 故事讲述的是几个人专营一家帮助别人圆梦的公司, 并为前来的人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梦想,情节虽然有些离,但表现风格却是极其朴素真实的,采用了变形"纪实" 手法.通过这些梦想和"纪实"手法的表现,来表达普通 人对生活和人生的追求及向往.而主演葛优,则有着"平 民影帝"之称.这些表现元素,成为《甲方乙方》叙事视 角和方式的基本构成.从而能够引起普通观众的共鸣,认同与满足. 2.叙事形态的情节化
在叙事上,《甲方乙方》采用的是观众普遍容易接受情节化,故事化的叙事形态.通过冲突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悬念,形成对观众的控制. 《甲方乙方》主情节线是圆梦,一群极具创意的年轻人 开办了一家"好梦一日游"圆梦公司,到底是怎样帮人圆梦的?来圆梦公司圆梦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书摊老板的
将军梦,,嘴巴不严的四川厨子"打死我也不说的"的英雄 梦,大款不想吃荤的"吃苦梦",大男子主义的人想做的受苦梦",明星想回归普通人生活的"普通人梦",这些 梦都怎样去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呢?一个又一个的悬念设置让观众目不暇接,在猜想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的跟着情节走,跟着主人公一起笑一起思考.最让人叫绝的是大款的吃苦梦,应该是圆梦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一幕,观众肯定都忍不住在猜想,这个物质上相当富有的大 款会怎样在穷山沟里度日呢?他就真的能够过惯粗茶淡饭 的生活?悬念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当然片中同时也不乏冲 突,姚远和周北雁的房子是否真的就那样借给了那对无房 夫妇?让他们得以圆"团圆梦",如果病重的妻子好起来那房子又该怎么收回来?都成了观众猜测的对象.《甲方乙方》的整个叙事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连接 在一起的,采取的是单线叙事,而小故事的架构,又是小 品式的结构,通过叙事冲突和悬念来推动电影的情节发展. 这给以后冯小刚的贺岁片提供了一个可供复制的模式和经验.
二,《甲方乙方》叙事的喜剧风格解析
《甲方乙方》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引领冯小刚国产贺 岁片的长盛,不仅因为其叙事视角的平民化和叙事形态的 情节化,还因为其叙事风格的幽默性,能够让人们在轻松 快乐的氛围中体验其中平民生活的色彩与滋味.
1.情节的游戏性
游戏性是冯小刚电影的一大特点,这一形式在《甲方 乙方》这部电影更多地体现在对经典影视剧的戏仿上.比 如英达扮演的巴顿将军,就是对电影《巴顿将军》的戏仿,而刘蓓为了圆傅彪的"受苦梦"装扮的地主婆,则是电影 《白毛女》的翻版,通过虚拟场景,加上幽默风趣的台
词,用虚拟与现实的对比,达到了戏剧的效果,充满了游戏的情趣.游戏化是电影获得人之本性的最佳途径.运用游戏性的表演形式和风格,演员可以摆脱现实化的束缚,自由表达人的本真面目,从而达到审美化的人之主体性,获得自由的,完善的人本体.而影片故事也借此获得升华,让观众在游戏的体验中感受到自我的本真释放. 《甲方乙方》就 是运用了游戏的态度,让剧中人一一过足美梦成真的瘾, 书摊老板圆了一天巴顿将军的梦,嘴巴不严的厨子体验到 了英雄的梦,大款圆了吃苦的梦,明星圆了普通人的梦.这种情节预定的游戏化,既让观众能够以一种游戏的心态 去欣赏——内心是自由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悬念——情绪是跌宕的,加之故事本身具有的人情味和平民化——贴近观众内心.让观众在游戏之后,获得一种自我生活的娱乐.游戏不仅带来了快乐,还带来了对自我生活的美化和提升.
2.语言的诙谐
《甲方乙方》作为冯小刚开辟冯氏幽默喜剧电影开山之 作,并在此后的电影中一贯延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独具 京味特色的调侃式的语言风格.语言作为视听艺术的电影一个重要的成元素,其表现直接影响到电影的整体风格. 《甲方乙方》中的演员,多是使用北京话,而北京话中的调侃,反讽,不把事儿当事儿的京腔京韵,与游戏化的情节 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勾勒诙谐风趣的搞笑场景.比如, 影片中傅彪圆"受苦梦"的一场戏,葛优扮演地主与刘蓓 装扮的地主婆坐在八仙桌旁,一脸严肃认真的样子,一向 以幽默搞笑现的葛优一本正经地打扮成地主老财,再加 上其装腔后说出的那句经典台词:"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这种情景的预设和效果的反差,获得了很好的搞笑效果. 正是这句台词,成为此后人们相互调侃的流行语.而厨子 的那句"打死也不说",更是让观众印象深刻. 冯小刚电影的语言幽默,主要是将原本不同语境的语 言互换场景,加之说话者与语言内容风格上的反差,来获 得喜剧效果的.比如"地主家也没有粮啊"这句话,原 本是在十分悲苦的情景当中,由横行霸道的地主老财说出的话语,但是经过情景的游戏化处理,再由葛优这一喜剧 演员说出,就显得十分诙谐.而让胆小的厨子不断重复着 由英雄人物所说的"打死也不说",自然让人们有了笑意.
三,《甲方乙方》叙事价值分析
《甲方乙方》的叙事模式,照顾了中国人观看电影方式 巾同有的情景化和故事化习惯,符合中国人固有的思辨方 式和叙事意向,从而迎合了尽可能多的观众,让观众更加 轻松地融人影片,体验内容.这既是导演冯小刚对电影作 为大众文化传播媒介的一个认知结果,同时也是走向商业 化的需求.
1.思辨模式上对"度"的把握
《甲方乙方》既不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尖刻的批判,也 不是原生态的模仿, 而是经过了导演的加工处理.这一加 工处理的方式,是冯小刚贺岁片之所以成功的根本所在, 那就是对内容某种呈现上采取了一种"中庸"式的思辨态度. 在这里,没有刻意的反主流,反传统的东西,采取的
是一种不温不火的调侃与诙谐,既有若隐若现的伦理说教, 又不失幽默搞笑,既教又乐,没有丝毫的教化痕迹.可以 说冯小刚找到了一条反传统与主旋律之间的缝隙,从而游 刃有余,去掉了反主流的辛辣与尖刻,同时也加人了反思. 同时,冯小刚电影诠释的是一种传统的中庸式的叙事 哲学,在喜剧与悲剧之间寻找观众心理上的平衡点,以达 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 效果.比如,影片中以赚钱为目的开设"好梦一日游"的 四个自由职业者,原来为了把钱赚到手,往往急功近利, 想尽怪招,但是在为人网梦的过程中渐渐感悟到情义才是 比金钱更为重要的无价之宝,姚远把父母留给自己结婚用的房子不计报酬地让给身患绝症的一对夫妇居住,后来, 借用姚远住房的中年人来还房子钥匙,告诉姚远他的妻子已经不在了,但是她妻子的团圆心愿已了.而姚远和周北 雁也众望所归地喜结良缘.在这一叙事过程中,既满足了 观众的好奇心,也照顾了观众的内在情绪. 在电影的价值诉求上,既追求商业性,又不放
弃艺术 阵地.冯小刚电影展示出了许多"加工过"的原生态,模糊了生活和影像之间的界限,更易于使观影者将自己与影 像混为一体,尽享体验的乐趣. 无论是叙事技巧还是叙事内容上,《甲方乙方》都将自 身放置在了反主流,反传统和主旋律之间的中庸之道上, 把握着过"与"不及"的界限,遵循着传统的艺术审美 标准.让平民获得了一场狂欢,并在狂欢之后,内心还留 有情感的温暖.
2.叙事意象的传统回归
在冯小刚电影的叙事意象当中,对普通人的关注,对 日常生活的画面呈现,对传统文化的符号表现,可以看出 冯小刚作为第五代导演,在经过突围,反叛,抗争之后的 某种回归,回归传统叙事模式,回归传统的叙事意象当巾. 这既是作为导演的一种文化自觉,也是第五代导演在回归
传统叙事和市场化的一种反射. 相对于西方文化对真理的诉求,中国文化传统更多地 追求义理与情理.在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中,将中国 文化语境作为其影片意象构建的基础,展现了和谐温馨, 祥和的中国文化意向.表现的是中国式的人生态度和人生 哲学,伦理思维模式.如影片末尾处大红的喜气背景和葛 优的喜笑颜开,中同式的婚礼,新娘的红嫁衣,红盖头, 新郎的衣服,婚礼的仪式,交杯酒,咬苹果等等.而姚远将自己的新房借给素不相识的中年人,来满足其病重妻子的一个心愿,抱着的正是中国式的"好人有好报"伦理思维,而周北雁之所以嫁给姚远,恰恰是因为姚远的这句话. 这就让这一理想成为现实,是中国式理想境遇的一个写照. 既照亮了影片中姚远的人生,也照亮了观众内心的期望.
四,结语
《甲方乙方》作为冯小刚的经典影片,其成功之处,就 在于其贯熟的平民化叙事视角,游戏化的叙事形态以及贯 穿其中的中国式的伦理思维与生活价值观的融合,加上平 民影星的精彩演绎,从而掀起了冯小刚贺岁片的精彩序幕. 在此后的众多影片中,冯小刚将这些叙事手法和技巧一路延续,不仅创造了内地电影票房奇迹,也给中国商业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800d1f57cd184254a353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