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日语课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浅谈日语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日语由于其自身相对于英语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任课教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日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针对如此众多的学生,如何提高日语课堂教学效率呢?
关键词:日语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关于语言学习策略,国内外研究者把它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分为记忆、认知、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分为元认知、情感和社会策略各三种。我们的学生把日语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因此研究符合现实状况的课堂教学十分必要,策略研究和培训指导必不可少。
一、充分利用好第一节课,阐明学习日语的价值。
英语已在学生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总是用英语的语法习惯、逻辑思维审视着日语,很难入门,给日语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学生又感觉好奇、新鲜,此时,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这一点而因势利导、循序善诱,逐步使学生排除英语的干扰或巧妙地利用汉、英、日的对照而尽早入门。 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选择。
教材选用得恰当,不但会提高学生对该课的兴趣,而且会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调查表明,尽管影响外语教学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归结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兴趣是第二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教材选择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我在日语教学中长期使用上外《新编日语》,在公选课上选了《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等四种教材,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认为上外《新编日语》对他们更有帮助。它的体例是符合日语教学的规律与要求的,编入了日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功能意念等方面的内容。题材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主,同时兼顾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在培养学生基础阶段扎实的日语知识和灵活的运用能力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目前大部分高校日语的学生基本上为“零起点”,都是依靠基础日语课的学习建立日语语法知识体系,因此,拥有完善语法体系的教材非常重要。当然,二外最佳教材我建议教师可以自己组织编写一些较为实用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清晰化。
中国多年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大多数学生往往关心的只是分数而不是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现今部分高校的外语教学仍是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形成教师课堂教学讲单词、讲语法、讲课文,学生只是听讲。这种忽视实践练习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课后“学不能致用”,不敢自信开口,从而造成了“哑巴日语”。所以如果单纯地按应试教育的老套路走,就会南辕北辙。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得到彰显,而是被压抑或处于沉睡状态以致缺失。为此,作为教师应该把教学目标清晰化,增强可行性。 四、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
日语的应用能力首先由知识体系和语言技能构成。其知识体系包括语音、语法、语篇、语用、交际策略等知识;而语言技能部分指的是“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它是语言知识的实际操作技能。
1.笔者在语法练习中要求学生先分别用一个语法点造句,尽量脱稿,同时让其他同学进行翻译。这样,除了可以有效记住所学语法外,还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中日互译能力以及听力能力。最后要求用所讲过的本课所有语法连成一个片段
或一个故事。
2.进行语言交际时,不仅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礼节等,而且语言表达要得体,要符合对方国家的表达习惯。为优化日语课堂,笔者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日语不觉得枯燥。课堂上利用各种各样的有声资源,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培养学生听说的模仿力。笔者经常找到一些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
3.除了结合视频材料进行基本语法教学外,教师结合教学导入日本文化知识也很重要。讲解词汇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也可以使得枯燥的词汇被生动地记忆下来,增加了学习的兴趣。重要的是教师对于词汇的讲解不仅要侧重词语本身意思,而且要注意词语的文化伴随意义。例如,第一课学了人称代词“わたし”、“あなた”等,学生们在造句时经常使用,但在日本人的日常会话中几乎听不到这样的字眼。这是日本的文化特质,因为使用这些代词,显得对对方不够礼貌和尊重。由此可见,同样的词汇因其所处的文化领域不同,其特定的词义、感情色彩和文化历史也各不相同。
4.传统的教学重“读”、“写”、“译”,轻“听”、“说”。对于“听”、“说”教学的必要性,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英语专业的二外, 虽然具体要求因学校的不同会有变化,但是一般要求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应当具备通过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N5和N4的能力,并且能够在实践中应用这些能力。在笔者所任职的高校,学生学了一个学期后就逐渐感觉力不从心,觉得日语越来越难学,继而丧失了信心和兴趣。因此我们探讨日语课堂教学设计任重而道远,如何让学生保持对日语的兴趣和在兴趣下学活学好日语是每个日语教师面临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彤 公共日语课堂教学设计[J].探索学术论坛,143-144。 [2]李雪梅 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7cf6ca4c7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