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鉴赏之九: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案》,欢迎阅读!
《古诗鉴赏之九: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案
教学目标:
一、准确概括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客观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重点:
客观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教学方法:
讨论;展示;训练;讲评。
教学条件:
导学案;黑板;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探究考点:客观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1.读懂诗意和审明题意
①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是指作者对诗中的景物、事件、人物命运等的态度、评价。有的直白,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的含蓄,如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有的隐晦,如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有的张扬,如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特别是写景抒情的诗作,其观点与态度是不易把握的,这只能从诗作本身仔细领悟与思考作者隐含其中的观点态度。
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还涉及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或局限性等方面。 2.答题思路
a.具体+概括:先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然后指出抒发的感情内涵。
B.概括+具体:先指出抒发的感情内涵,然后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这里的分析一定要结合语言,说出感情的依据和来由。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问: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 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问: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①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②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二、技巧点拨
客观、公正地评价古代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1.了解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于熟知的作者,考生可从其生平、思想、风格和所处时代挖掘出解读全诗所需要的信息。
如陆游,身处民族矛盾尖锐、国势衰微的南宋,始终把洗雪民族耻辱、收复失地作为毕生的事业,因此解读其作品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陆游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对于不十分了解的作者,考生则要抓住注释中介绍其所处时代或当时处境的关键词,挖掘出隐性信息来解读全诗。
2.理解诗歌中富有理趣或有深意的诗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富有理趣或有深意的诗句主要是指诗歌中能够直接或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3.从辨析典故入手,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典,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化繁为简,使语言精练的同时又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让人联想、玩味。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大量用典,表达对英雄功业的仰慕,对追求享受,草率从事的行为的批判。他用简短的语句涵盖了极丰富的内容。这是诗歌创作中用典的“规矩”,也可运用于鉴赏,考生如懂得典故,则能将诗歌理解得更深刻。
注意:在组织答案时,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词不达意、答非所问的情况,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三、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问: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①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
②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不要以醉倒为由耽误了欣赏美景。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高适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问:在诗中,高适对哪些行为作出了褒贬?从中看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志趣?
答:(1)古代文人多有投笔从戎的志愿,“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高适对浴血沙场的勇士作了赞扬,否定了“白首穷经”,一味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的腐儒。
(2)从诗中,可以看出高适受盛唐时期由边功求进取的时代风气的感染,不愿埋首经书间,而是希望从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战斗中实现人生理想。
附录:古诗中常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
1.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4.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5.送别之恋
(1)依依不舍的留恋。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75d29c5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