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训练方法对高考体育考生的重要性》,欢迎阅读!
浅谈训练方法对高考体育考生的重要性
作者:章文玉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3年第3期
文/章文玉
摘 要:作为我国体育人才选拔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考体育考生的素质在我国整个竞技体育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愈加明显。推行科学合理的高考体育训练方法是提高体育考生素质和成绩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应有之意。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探讨如何通过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考生成绩。
关键词:体育训练;高考;体育考生
在高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高考体育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全国范围来看,报考体育类院校的考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与之相对应的全国各体育院校对体育类的招生指标却没有多少增加,如此便导致了高考体育竞争异常激烈。如何提高考生质量,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提高本校体育考生升学率,广大的中学体育工作者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本文作者通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解析高考体育训练方法,力图为考生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一些参考。
一、目前高考体育训练现状
目前的高考体育训练基本面是好的,国家关于高考体育的各项大政方针都能得到贯彻和实施,高考体育训练也能基本上承担起为高校和社会输送体育人才的任务。这是国家体育教育政策和广大中学体育工作者辛勤付出的可喜结果,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考体育训练由于受到传统训练方法的制约,在培养高素质高考体育考生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科学合理训练方法的重要性
高考体育考试是一个体能和技巧兼而有之的考试,它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体能素质和运动技巧,以及必要的心理素质,而包括考生心理素质在内的诸多素质只能通过训练获得。因此,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是考生获取各项必备素质的根本保证,高考体育训练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考生身体和心理等应试素质的高低,从而也就直接关系到最终考试成绩的好坏。因此,科学训练方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提高考生成绩的训练方法
基于训练方法的重要性,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从如下训练方法入手提高体育考生成绩。
1.重视力量训练,开发学生心肺功能
力量素质是高考体育考试各项成绩的关键所在,没有力量成绩就不会有应试成绩的较大提高。而力量发挥能动效应的关键又在于协调能力的大小。所以,在力量训练中要安排协调能力训练,二者共同协调发展。如,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向重量的杠铃练蹲起,不同的负重练加速和上坡跑,不同的负重练跳跃,以此增强腰腿腹三个部位的力量,运用十字往返、追逐跑以及华尔兹步等各种游戏增强学生的协调能力。
在心肺功能的开发方面,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安排运动的量和强度从小到大,内容从简单到复杂。如,在跑步训练中可以采用:间歇跑200~400米,重复4~7次中间休息2~4分钟,重复跑300~600米,重复4~8次,休息4~5分钟;变速跑则采取:直道加速,弯道减速的方法。此法主要在于开发学生的有氧、无氧混合乳酸供能能力和速度赖力。总之,要保证在训练中学生最高心率不超过180次/分钟,力求训练时心率保持在130次/分钟的较佳状态。以此合理开发和保护学生心肺功能,取得训练效率的最大化。
2.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
根据人体生理学的分析,一般认为,在一天中,下午的3:30—5:30 是开展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段,这一时间段内人体的抗疲劳以及肌肉爆发力等处于一天中的最佳状态。除此以外,这一时段内气温较高利于准备活动的进行。因此,考生训练应该有意识地选择在此时段进行。在整个高考体育训练中,冬训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在这一时段应该抓紧进行以力量、赖力、速度为主要内容的训练,并且采用以周为单位的循环训练方式。具体可采取如下安排进行:周一进行力量和速度训练,采取蹲杠铃(重量为体重的80%至120%)和分组60米接力加速跑(每组7至8人);周二进行负重速度训练,具体为拖轮胎(根据情况分30公斤和15公斤两级)。周三进行力量训练具体为举杠铃(重量20至40公斤,3至5人一组,每次举3至5次)、俯卧撑(一般3人一组、节奏由教师控制);周四进行速度训练(平跑30米+上坡跑40米+平跑20米,5至7人一组);周五进行耐力训练(4乘400米、一般定时一分钟至一分十五秒、中途间歇一分半至两分钟);周六休息;周日进行弹跳训练(跳台阶、蛙跳)。
笔者坚持认为,在训练中,强度安排是很有学问的,过犹不及,适当的强度才能有效地提高考生水平。高考训练团队由于受身体原因,训练目的以及学习因素等的影响,在平时的训练中不能采取专业运动员那样的高强度,职业化训练,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合理的训练强度,以最终实现高考的要求。
3.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在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高考体育考生绝大多数缺乏比赛经验,心理承受能力差,自信心不足。在日常训练中有经验的体育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通过游戏等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学生自信心。通过模拟考试消除学生的临场兴奋和怯场心理,培养良好的迎考状态和心理素质。
4.因人而异,及时补差
高考体育项目主要考查学生的速度、力量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仅凭一项优势是难以达到高考标准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成绩及时补差,及时加强个别学生的薄弱环节,避免掉队学生的出现。对于体能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在蹲杠铃、俯卧撑等力量型训练方面予以特别加强,可适当减少其在其他项目方面的训练时间,从而把多余的时间添加到体能训练上。对于耐力不足的学生,教师在训练中应特别注意加强其在4×400米及1000米等科目上的训练并且适当要求其进行针对性的课余训练,以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而对于那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则应该进行专门心理辅导。总之教师要从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平时的测验成绩、身体条件以及心理素质和潜力,制定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专门训练计划,并逐步去实现,最终实现总体目标。
综上所述,提高高考体育考生成绩关键在于高考体育训练方法上,在目前体育招生异常激烈的现实条件下,创新体育训练方法应该成为各中学提高体育考生升学率的主要突破口。广大中学体育教师和教研员对高考体育训练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总结,是推动高考体育训练方法革新
的根本保证。高考体育训练方法的优化是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水平和国家体育人才质量的有力助推器。
参考文献:
[1]郭学强.高考体育训练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
[2]沈金水.心理辅助训练教学法在职校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作者单位 浙江省奉化市武岭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720b2f5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