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周公诫子》,欢迎阅读!
周公诫子
一、解题及作者简介。 (一)解题:
“周公”,是周初的政治家,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称为周公。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联合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他出师东征,平定反叛,大规模分封诸侯,并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作为东都。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主张“明德慎罚”。
“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诫子”告诫儿子。 (二)作者简介。
《周公诫子》选自《韩诗外传》,作者韩婴,西汉古今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
韩婴,涿郡郑人(今任丘市)人,西汉文、景、武三帝时为官,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后人称他韩太傅。韩婴是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他讲学授徒写成很多著作,其中有《韩故》、《韩诗内传》、《韩诗外传》、《韩说》等。他是西汉古今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 (三)《韩诗外传》简介。
《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编篡成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韩诗外传》是实际运用《诗经》的示范性著作。 二、字词学习。 (一)生字学习。
哺(bǔ):<书>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如:哺育。2.咀嚼着的食物。 如:吐哺。 沐(mù):1、洗头发,也泛指洗涤。 如:沐浴。2、<书>借指蒙受。如:沐恩。3、姓。 睿(ruì):<书>看得深远。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纣(zhòu):1. <书>后鞧(qiū)。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二)多音多义词。
相 (xiàng):1.辅助。如:吉人天相。2.宰相。如:丞相。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4.旧时指帮
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如:傧相。5、相貌。
另读(xiāng) 1.互相。如:相识。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好言相劝。3.姓。 (三)通假字。
守以畏【通“威”,威严】者 (四)一词多义。
于 成王封伯禽于【介词,将,把】鲁 吾于【介词,对】天下亦不轻矣
由 由【奉行,遵从】此德也 必由【经由】之路 由【因为】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以 子无以【因为】鲁国骄士 守以【介词表凭借,相当于“用”】俭者 智 聪明睿智【聪明、智慧】 守之以浅者,智【显示出明智】 德 德【名词,道德】行宽裕 皆谦德【名词,品德,美德】也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名词,恩,恩情】 其德【精神】全矣 之 周公诫之【代词,代伯禽】曰 吾,文王之【结构助词,的】子
德行宽裕,守之【代词,代“德行宽裕”】以恭者 犹恐失天下之【结构助词,的】士 (五)古今异义。
1.子无以鲁国骄【古义——怠慢、轻视;今义——骄傲】士 .2.又相【古义——辅佐;今义——互相】天子 .
3.吾于天下亦不轻【古义——轻微,低下;今义——重量小】矣 .
4.吾闻,德行宽裕【古义——宽大、宽容;今义——指宽绰富余】,守之以恭者,荣 ..5.富有四海,由此【古义——遵从这些;今义——由于这】德也 ..
6.聪明【古义——明察事理;今义——指智力发达,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强】睿智 ..(六)词类活用。
1.子无以鲁国骄【形容词用作动词,怠慢、轻视】士 .
2.又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天子相,辅佐】天子 .3.一饭【名词用做动词,吃饭】三吐哺 .
4.守之以恭者,荣【这里形容词作动词,得到荣耀】 .5.守以俭者,安【形容词作动词,得到安定】 .6.守以卑者,贵【形容词作动词,地位显要】 .7.守之以浅者,智【形容词做动词,显示出明智】 .8.亡【使动用法,使„„亡】其身者 .三、翻译全文。
成王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伯禽于【将、把】鲁。 ..▲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周公诫子曰:“往【去,前往】矣,子无以【因为】鲁国骄【古今异义:古义——形容词用作动词,怠慢、轻视;...
今义——骄傲】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古义——名词用作动词:做天子相,辅佐;今.义——互相】天子,吾于【在】天下亦不轻【古义——轻微,轻贱;今义——重量小】矣。然【这样】一沐【沐浴,....洗澡】三握发,一饭【名词作动词,吃饭】三吐哺【吐出口中所含嚼的食物。“哺”:口中所含嚼的食物】,犹【还,....尚且】恐【惟恐,害怕】失天下之士【这里指“人才”】。 ..
▲译文: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澡,要三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 (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 (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天下的人才。
吾闻,德行【道德品行】宽裕【古今异义:古义——宽大,宽容;今义——富裕、宽绰】,守【保持,保有】之......【它,指代“德行宽裕”】以【用】恭【肃敬,谦逊有礼】者,荣【这里形容词作动词,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守...以俭【节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者,安【形容词作动词,得到安定】;禄位【俸禄地位,这里指官位】尊.....盛【位高势盛】,守以卑【谦卑,低下】者,贵【形容词作动词,地位显要】;人众兵强,守以畏【“畏”通“威”,....威严】者,胜;聪明【古今异义,古义——指明察事理;今义——听觉、视觉敏捷,指智力发达,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强】睿智【聪慧,明智】,守之以愚【愚拙,不巧伪】者,哲【明智,聪明】;博闻强记【见识广博,记忆力强。成........语】,守之以浅【浅陋】者,智【形容词做动词,显示出明智】。夫【发语词,放在议论性句子开头,不译】此六者,...皆谦【谦虚】德也。 .
▲译文: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容的道德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地位显要;用威严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是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显示出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周公向儿子阐述君王应遵循的六种“谦德”(谦虚的美德),即“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用现代汉语归纳即——(1)宽厚待人,(2)勤俭节约,(3)谦卑内敛,(4)戒骄戒躁,(5)大智若愚,(6)重才不露。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古今异义:古义——遵从这些;今义——由于这。 由:奉行,遵从】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动词使动用法,使„„亡,导致„„亡】其身【自己,自身】者,桀、纣是也。可【能够】不慎【谨....慎,慎重】欤【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语气】?” .
▲译文:贵为君王的,(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导致自己灭亡,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四、结构分析。
1.本文可以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1句)交代周公诫子的背景 第二层(2-8句)主要讲周公诫子的过程。 2.周公的话该如何划分层次呢?
按照“起、承、转、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2句): 摆出观点:“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本句是周公诫子内容的中心句)。 第二层(第3-6句):正面阐说论点。 第三层(第7句): 反面阐说观点。 第四层(第8句):总结问题,突出中心。 五、深入探究
1.请概括周公的形象特点?
从本文人物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周公是一个懂得如何守业,能做到礼贤下士,大智若愚;对晚辈能够进行谆谆教导的一个长者形象
2.你认为文中提到的六种“谦德”有何现实意义?
这六种“谦德”,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一个人尊敬别人,宽以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需要提倡勤俭节约,这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个人身居要职,就仍要有一种谦虚的美德,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一个国家科技发达,兵强马壮,别国才不敢侵犯,自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学识渊博,聪明睿智,但仍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可狂妄自满,骄傲自大,这才叫真正的聪明。(能根据现实,言之成理即可。)
3.你是如何看待“礼贤下士”的重要性的?
首先要了解 “礼贤下士”的意思。礼:以礼相待;贤: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下士:降低身份结交有见识有能力的人。语出《新唐 书.李勉传》,指尊待贤人和结交群士。
在本文中,周公诫子的观点是“子无以鲁国骄士”,也就是要儿子做到礼贤下士,并且指出自己辅政“握发吐哺”,做到了礼贤下士。古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刘备的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方能建立蜀国等等。我们不难看出,古代明君都是能做到礼贤下士的,骄士多是昏庸之君。所以现在的领导者,更应该礼贤下士,只有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 六、重难点句子诠释。
1.“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如何理解?
这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下文的总起,以下内容均围绕此话题陈述,且与末尾“可不慎欤”相呼应。
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如何理解?
该句是在前面进行了正面论述之后又从反面阐说(反面举例论证),这样使文章内容更加严谨,且前面是详写,这里就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 3.“可不慎欤”如何理解?
以反问句强调要谦虚谨慎,呼应了开头,突出了中心。 七、写作特点及中心。 (一)写作特点。
(1)文章言简意赅,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逐层深入地论证论点。
本文先摆出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最后得逞结论。“起、承、转、合”的议论文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层递式结构的一种引申,是古代论说文的章法。“起”即开头破题,引出论述的问题,如本文“诫子”第一句;“承”即承接开头,对论述的问题加以阐述,如本文证明论述部分:“握发吐哺”,六种“谦德”;“转”是从各个角度证明论点,如本文的反面论述部分;“合”即最后进行归结,如本文最后用反问句总结问题,起深化中心的作用。 (2)语言生动,词语脍炙人口。
如:握发吐哺,博闻强记、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等。 (3)观点鲜明,让人容易接受。
通过周公对前往鲁国的儿子的告诫,来揭示守业之难以及礼贤下士是守业的根本保证。睿智的语言,谆谆的长者的教导,让读者深有启发。
(二)中心表达:本文通过周公对前往鲁国的儿子的告诫,揭示了守业之难以及礼贤下士是守业的根本保证,应该保持谦虚的美好德行。
八、知识的积累与拓展。 (一)出自本文的成语。
周公吐哺:指周公为了随时接待贤士,在吃饭时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形容求贤心切。 握发吐哺: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 博闻强记(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二)根据周公诫子的内容,想象其子伯禽到鲁国后会如何做?
如:伯禽听从父亲的教导,到鲁国后,礼贤下士,广纳人才,时时以六种谦德反省自己,不久,鲁国更加强盛。 点拨:此题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68390b1aa00b52acfc7ca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