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一、教材分析
本节围绕有机物的核心原子――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展开逐层剖析,通过系统介绍同分异构现象,使学生明白有机物为什么种类繁多。本章学习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及官能团异构。从复习烷烃的碳链异构开始,延伸出烯烃的碳链异构和官能团(双键)的位置异构,并以乙醇和二甲醚为例说明官能团异构的涵义。由此揭示出:同分异构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有机物的成键特点,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2)掌握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表示方法。 2.能力目标:
会判断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2)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3)碳价四面体学说的确定过程,激励学生勇于探索问题的本质特征,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及同分异构体的确定。 难点:有机物的表示方法及同分异构。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甲烷、乙烯和苯的结构,可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研究每类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的基础,进而为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奠定基础。对于同分异构体的确定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有困难。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内容了解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同分异构现象。
2.教师的教学准备:有机物模型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
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仅由氧元素和氢元素构成的化合物,至今只发现了两种:H2O和H2O2而仅由碳元素和氢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却超过了几百万种,形成了极其庞大的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家族”,这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关。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甲烷的立体结构.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甲烷的分子结构为是什么是正四面体形?
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1) 阅读资料卡片,了解键长、键角、键能。多媒体播放科学史话。 (2) 分组利用模型组装甲烷分子。
(3) 讨论甲烷分子中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有分别有几种结构?是否都是
正四面体结构?如何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4) 搭建乙烯、乙炔及苯的结构,总结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课堂实录) ,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使学生通过模型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及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探究二:有机物的同分异构
(1) 探究含有5个C的烷烃中C原子的连接方式? (2) 分组组装模型,总结方法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613cc24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