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外阅读】《荷塘月色》的通感欣赏》,欢迎阅读!
【课外阅读】《荷塘月色》的通感欣赏
近
现代文学作品大量涌现通感的运用,缘于语言文化的不断丰富,通感已
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如人们常用"甜美"来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通感》中分析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他进一步举例说"响亮"一词,是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热闹"、"冷静"二词,把表示温度(触觉)的"热"与"冷"同表示听觉的"闹"与"静"结合起来,通同一气。这些例子都表明通感在现代语言文学中,既是提升文学审美表现力的重要方式,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通常体验。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知觉,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因文章而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所以,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较多的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上。
《荷塘月色》中有两句,历来被奉为近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中,荷香为气味,只能以嗅觉感知,歌声为乐音,凭听觉方可获得。但作者在描写时却打破常规,把"声"、"香"加以联系,时嗅觉与听觉沟通。让读者积极调动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以对"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这种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不由得产生这样的理解:歌声从远处高楼上飘来,自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只能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但却更具吸引力,使人不由自主地凝神倾听;荷香是淡淡地,不会浓郁扑鼻,只能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然而愈是如此愈能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情不自禁地去捕捉这种令人喜悦地清香。于是,"声"与"香"这两种作用于不同感官地知觉,由于在人的心理反应上存有相似点,得到了自然而然地沟通。 此外,"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本句中的"光和影"是由月色而生,以目可见,属于视觉形象;而"旋律"是音乐的特质,与"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都是以耳方可感知的听觉印象。以"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 文中成功的通感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同时也是对心理学、美学理论的一
个有力佐证。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它们虽有分工,却又能相通。文学艺术作为一种间接造型的语言艺术,它塑造的艺术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官,当然也可以彼此相通。朱自清在感受荷塘中的美景时,调动了自己的诸多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这"独处",当他直觉一种感官不够用时,就自然会借助于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作者把本应嗅觉感受的"清香"和视觉感受的"和谐的光与影"都移之于听觉,可见作者有着对生活与艺术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但这并不表示他要把个人的观点、趣味强加于读者身上。相反,《荷塘月色》及其神妙的通感手法,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早已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也就是说,作者能调动读者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我们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5ca177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