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探讨》,欢迎阅读!
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探讨
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形成氟斑牙和氟骨症。氟在体内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齿、指甲及毛发中,骨骼和牙齿的含氟量约占身体含氟总量的90%以上。地氟病最早期表现是氟斑牙,其表现为牙齿表面光泽消失而出现粉笔样的斑点、斑纹、斑块,有色素沉着时呈浅黄、褐黑色,严重时有缺损、断裂、早脱。地氟病最普遍的表现为氟骨症,症状主要有腰背、四肢关节疼痛,麻木并伴有感觉障碍,关节僵硬以及头昏、头痛、乏力等。地氟病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它能导致病人骨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上肢病变时不能伸直,手摸不到同侧肩,严重时洗脸、梳头、吃饭都困难;下肢病变时,两腿僵硬,行走困难,不能下蹲,甚至变成“X”形腿、“O” 形腿;脊柱受损害后驼背,颈、腰僵硬而不能伸屈。晚期病人瘫痪卧床不起而完全丧失劳动、生活能力。
氟是人类生命活动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每日需氟量约为1.0~1.5mg,每日摄入小剂量氟化物,可促进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也有利于神经系统的传导和酶系统的正常活动。缺氟可引起龋齿。
可溶性氟在消化道几乎全部吸收,10分钟后到达血循环,60分钟可达最高浓度。血中的氟75%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其余以离子氟(F)状态存在。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各组织,容易透过细胞膜。氟也可以经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氟沉积于骨骼及牙齿,其余贮存于毛发及肝、肾中。骨氟正常为100~2000ppm,氟骨症病人可高达10000~20000ppm。各组织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氟化物,按含量多少依次为主动脉、膀胱、皮肤、指(趾)甲、肾脏、头发和脂肪等。
适量的氟为人体所必需,但超过一定范围就会造成各种损害及病变。一般认为每日氟的最高摄入量为4~5mg,如果超过6mg/日就能引起氟中毒。地氟病按病因分型,主要有饮水型(因饮水中氟含量高,居民通过饮水而中毒)和燃烧污染型两大类,局部地区还有其因食用高氟井盐、饮用高氟茶而致氟中毒的。饮水型氟中毒是病区分布最广、患病人数最多的一型,我省地氟病属饮水型。如氟斑牙和氟骨症一旦形成,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因此,防治地氟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控制。减少氟的摄入量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饮水型地氟病的防治,以改水降氟为原则。先应查清水质,改善水源。改用低氟水源,如引用江、河、水库的地面水,打低氟的深井以及收集、储备天然降水等。对含氟高的饮水可采用明矾加碱法、煮沸法、活性炭或砂过滤法去氟。结合环境监测情况,对于病区的群众进行人体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1.地方性氟中毒症状和体征 1.1 主要症状
(1)疼痛 本病起病较缓慢,进行性加重,患者很难说出确切的发病时间。骨关节部位疼痛为本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2)抽搐 抽搐多发于疾病的早期,表现为局部小肌肉或肢体群的抽搐,可为持续性,也可为阵发性,与缺钙性抽搐很相似,补钙常可使之缓解。(3)乏力 乏力也是本病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酸懒、倦怠,精神萎靡不振,劳动力下降。 1.2 主要体征
(1)氟斑牙。氟化物对发育中的牙釉质及牙本质都可因氟中毒而受损害;釉质发育成熟后进入病区者,尽管可能有其它方面的氟中毒表现,但不易发生斑釉。(2)关节功能障碍与肢体变形。因临床类型与病情程度不同,地方性氟中毒关节功能障碍与肢体变形的表现较为复杂。主要分成二类:一是以骨质硬化为主者,主要表现为肢体僵硬和运动受限。二是以骨质蔬松软化为主者,主要表现为肢体变形明显,脊椎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重症者脊椎弯曲如弓。
2.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情况
我国除上海市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地氟病已经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地方性疾病之一。据报道,2003年底我国流行的各类地方病中,氟中毒数量最大。全国有氟斑牙患者3877万人,氟骨症患者284万人。如果按照我国13亿人口计算,平均每30人就有一名氟中毒患者。 3.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方法 3.1 饮水型氟病区的预防措施
这类型病区的根本预防措施在于降低饮水中的氟含量,使居民喝上氟含量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水。其途径有二:一是选用新的氟含量适宜的水源(低氟水源),二是采取饮水除氟使水氟含量降到适于饮用的范围。(1)改换低氟水源。根据水源应选用新的含氟量低的水源,一般首先考虑地面水(江水、河水),其含氟量较低。其次,可打低氟深井,深层地下水氟含量较低,但必须进行水质各项卫生指标检测,以保证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2)饮水除氟。饮水除氟是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将水中过量的氟除去,降到适于饮用水的范围。在一些无低氟水源可供饮用的病区,应开展饮水除氟。饮水除氟的方法较多,可根据当地水质条件选用。可以采用混凝沉淀和滤层吸附法除氟,具体的有关混凝沉淀和滤层吸附法除氟方法,要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 3.2 生活燃煤污染型病区的预防措施
生活燃煤污染型病区形成的特点是:当地有含氟量高的生活用煤或拌烧含氟量高的粘土,有在室内明火烧煤做饭和取暖的习惯;收获的粮食(特别是玉米)潮湿,直接用煤火烘干。因此,本病区的预防措施,原则上应消除或减少氟对室内空气和粮食的污染。采取的措施应该是:改良炉灶,设排烟装置,彻底改变在室内明火烧煤的习惯;改善粮食贮存和干燥的方法,停止在有煤火的室内直接烘烤粮食,蔬菜的办法。具体措施可以考虑:(1)炉灶密闭,并设盖和烟囱。(2)室内设计,厨房与居室应能完全隔离开来。改变取暖方式,废弃直接烤火的习惯。(3)粮食烘干方法,应用明火直接烘烤改为通过管道间接烘干。(4)燃料,改变燃料结构,减少氟的产生。(5)注意室内卫生,加强换气,防止室内灰尘第二次污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54cbf4d2ad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fc.html